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您现在的位置: 大丰人大 >> 重要会议 >> 人代会会议 >> 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 >> 正文
 
 

关于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议案办理情况的报告

大丰人大·(2012/4/1 11:14:45)·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

——2012年3月22日在大丰市第十四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大丰市人民政府

 

各位代表:

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主席团将殷德荣等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大力度,尽快实施我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的议案》列为1号议案交市人大常委会闭会期间审议,市人大常委会于2011年3月份作出议案交办意见交市人民政府办理。市政府高度重视1号议案的办理,把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列为2011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1号工程和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3+1”工程的重要内容,出台政策,加大投入,举全市之力强力推进。截至2011年底,全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共铺设区域供水主管道153公里,建设16座加压站,铺设镇到村管网358公里,改造村级管网2098公里,实现区域供水到镇全覆盖,122个村(居)通水,受益人口51万人,全面完成北片、中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任务。现将1号议案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明确总体规划,出台政策文件。2011年年初,对全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规划进行再优化,将区域供水工程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有机相结合,全面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首先,确定工程规划。按照“一个水源、二个水厂、市镇联网”的总体规划,规划全市形成“以市区为供水中心,辐射镇、区、港、场”的供水格局,通过3个片区加压站转输至13个镇级加压站经镇村管网送至千家万户,分片供水到镇,建立安全城乡供水系统,健全“以地面水环网供水为主、地下水和区域联网供水应急”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应急体系,2012年高标准实现大丰市城乡一体化供水。其次,落实惠民政策。市政府决定市区至镇村用水户水表(含水表和水表井)以上工程由市水利部门统一组织实施,不向全市老百姓收取任何费用,不造成老百姓的经济负担,真正体现该工程是市委、市政府为民办的实事、好事。第三,出台正式文件。镇村水厂资产和人员处置工作是整个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的核心内容,也是该工程的重点工作。市政府认真研究后,正式出台了《大丰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镇村水厂处置办法》。根据处置办法,市水利局制订和完善了一整套业务操作规程。

二、领导高度重视,强化政府主导。按照“五年总体规划,三年实施到位,2011年底实现区域供水到镇全覆盖,2012年底实现进村到户,家家喝上安全水”的目标,各级领导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支持。一是成立领导小组。市政府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有关部门和相关镇的负责人为成员。二是领导高度重视。2011年11月16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全林同志来丰专题视察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充分肯定我市取得的成绩。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倪峰同志多次在市委工作会议上对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给予肯定,并要求各镇(区)、各部门加大协调力度,全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市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听取1号议案办理相关情况汇报,市人大领导平时经常督查指导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深入镇(区)、村调研了解情况。市长陈平同志多次召开政府常务会议,对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中的突出问题逐条研究会办。市政府分管领导就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召集相关部门、镇负责人研究会办达20余次。三是签订责任状。市政府明确各镇为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的责任主体,并与各镇就城乡供水一体化目标任务、完成时间、工作要求签订了责任状,要求各镇严格对照目标分解落实任务,建立和完善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责任制,确保思想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同时,强化督查考核,实行月检查、季通报、半年评比、年度总评。

三、强化宣传发动,营造浓烈氛围。一是利用媒体广泛宣传。与电视台联合制作了《饮水思源,洁水润民》专题片,在黄金时间连续播放一周。在《大丰日报》刊登《城乡供水一体化,幸福大丰千万家》专版,重点刊登城乡供水一体化热点问答,开辟专栏,解读政策,报道典型。9月下旬,盐城电视台“小康路”栏目派出摄制组到我市采访报道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成果。《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也报道了我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的有关做法。二是进村入户深入宣传。市水利局负责同志走进“政风热线”对城乡居民关心的政策作了一一解答。市水利局自来水公司印制了200条横幅分发到各镇(区),在农户居住集中区悬挂宣传。工作人员和镇村干部组成政策宣传小分队,走进农户家中,走进田间地头,面对面解答农民的疑问,将政策送到农民手中,说到老百姓心上,让群众理解、接受城乡供水一体化。三是突出重点强化宣传。针对镇村水厂处置以及工程供水管道铺设过程中矛盾焦点,加强了对村组干部、基层党员、村民议事代表等重点人员的宣传,让他们首先掌握政策,弄清楚饮水安全是老百姓最基本的生活条件,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卫生的水,是事关民生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随着工业化、现代农业的发展,各种环境污染越来越影响农民的饮水安全,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已经成为全市人民共同的心声。

四、组织抢工会战,强力推进建设。一是召开会议推进。2011年5月24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推进大会。会上,市政府与各镇签订了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目标责任状,市长陈平同志要求全市上下把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加大工作力度,组织突击会战,切实把这项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关系幸福大丰建设的大事抓紧抓实,确保完成全年工作目标,确保年初提出的全覆盖目标能够顺利完成;2011年8月8日、9月15日、10月8日、12月16日,市长陈平同志又多次视察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推进情况,要求突出镇村水厂处置和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二是明确工作重点。自城乡供水一体化现场推进会后,各镇、各部门高度重视,克服困难,加快推进,工程进展比较顺利。市政府要求各镇把镇村水厂处置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市政府办、市督查办加大督查力度,前年实施的镇于去年底把镇村水厂处置完毕,去年实施的4个镇,今年一季度推进到位;要求加强部门配合,强化责任,农工办、住建、交通、国土、林业等部门发挥职能作用,全力帮助解决工程推进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明确各镇是责任主体,及时会办解决问题;要求水利、环保、住建等部门加强沟通,积极向上争取区域供水的政策、资金支持,去年成功争取了2011年度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011年度农村学校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和区域供水以奖代补资金;组织实施以“求好、求快、求省”为目标,加强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的监督管理,水利、住建、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对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进行论证,注重工程的基本功能,精打细算,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工程的直接支出上。三是组织抢工会战。2011年5月24日城乡供水一体化推进会议后,全市上下突击会战城乡供水一体化。各镇迅速行动,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分工领导,组织推进班子,制定考核办法,围绕目标任务,瞄准时间节点,组织城乡供水一体化大会战,形成你追我赶,竞相超越的局面。2011年,组织实施了三大分项工程,一是完成区域供水管道56.8公里,建成4座片区加压站和4座乡镇加压站,实现区域供水到镇全覆盖;二是完善北片、中片村级管网改造工程,实施大中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新建镇到村管网37公里,改造村级管网598公里,实现122个村(居)通水全覆盖;三是完成30公里的通港供水工程,实现港城通水供水;同时,大力推进镇村水厂处置工作,到2011年底已完成镇村水厂处置101个,签订合同50个,另有55个镇村水厂将在2012年一季度全部处置完成,做到“工程到位、处置到位、运行到位”三同时,为今年实施进村入户全覆盖工作创造条件。

五、及时总结分析,不断完善提高。近年来,市政府按照规划建设一体化、运营体制、机制一体化、管理一体化的总体思路,措施得力,成效显著。一是体制有转变。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城乡供水一体化问题,决定结合市直部门机构改革,实行一个领导分管、一个部门牵头、一个单位实施、一个体系管理,实现城乡水务一体化、规划建设一体化、运营管理一体化。二是责任有分担。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战线长,涉及面广,矛盾多,镇村水厂产权、经营权复杂,市政府常务会议明确镇人民政府作为责任主体,负责镇村水厂资产及人员处置、经营权收回、工程实施中的矛盾调处、清障补偿等,水利主管部门作为工程筹资和实施主体,齐心协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三是资金有保障。去年以来,全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总投资达3.2亿元。全市坚持财政引导,每年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工程建设,同时通过向上争取、企业筹资、银行贷款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整个工程不向农民收费,确保实事办好,不增加农民负担。四是质量有监管。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进一步建立健全工程管理组织,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确保规范操作。工程建设中把质量控制贯穿工程建设全过程,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市区水厂扩建并提高水质标准,并建设了城乡供水一体化GPRS远程信息平台,对供水水质、水压、水量等情况进行全程跟踪、远程监控,确保供水安全。五是管理有创新。目前,工程正处于边建设、边投运、边规范的阶段。在此基础上,市政府积极探索工程运营管理模式,实行经营权和所有权相分离,成立大丰市水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区域管网、加压站以及镇村管网的投资建设和管理,实现建设、运营、水务一体化管理格局。

1号议案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在各级的高度重视下,实现了区域供水到镇全覆盖,成绩喜人,市政府被国家水利部表彰为全国农村饮水安全示范县,被盐城市政府表彰为盐城市“十一五”水利工作先进集体。但在工作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一是镇村水厂处置工作还有一定的差距,个别镇处置不到位,工程就不能顺利推进,不利于全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发展。二是管道工程铺设过程中涉及的沿线部分镇清障协调不到位,造成工程停滞不前。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阻碍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的快速推进,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提高完善,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进一步明确今年的工作任务。今年将投资2亿多元,全力冲刺全市到村入户全覆盖的任务,力争今年底实现全市家家喝上放心水目标,在盐城市率先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重点将完善区域供水环网主管道15公里,铺设镇到村管网280公里,改造村级管网2700公里。

二是进一步完善城乡供水一体化政策。认真听取市人大、各镇(区)、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在国家、省规定的政策基础上,会同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对现行政策进行完善、明确和调整,以便更好地推进和发展。

三是进一步完善责任体系。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是一项长期实施的民生工程,不是一年两年的突击性工作,必须建立和完善责任体系,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各级各部门要按各自的职责,合力推进。进一步明确部门、镇、村在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中的责任,水利局将积极发挥牵头作用,与各镇、各部门沟通协调,及时汇报工作推进情况。

四是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市实际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实施规程,明确部门、镇在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中的职责和分工。建立和完善水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各项业务操作制度,积极筹集项目资金,实现国有资产安全、保值、增值。

各位代表,做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确保全市城乡居民喝上安全水、放心水,是我们的重要职责和光荣使命,我们将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广泛听取各界意见,切实提高工作效能,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克难求进,再接再厉,把这一惠及民生的实事落实好,为实现大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文章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次数:3764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大丰区人大常委会版权所有 苏ICP备090749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