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3日在大丰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大丰市人民政府
各位代表:
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李国城等12位代表提出的“进一步提升饮用水质量,从源头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议案被确定为1号议案。按照市人大常委会交办意见和要求,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充分调研论证,科学制定方案,强化措施落实,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一、加强水源地保护,确保原水达标
通榆河是我市唯一的饮用水水源。2014年,我市多措并举,稳步推进,全面落实通榆河水源地保护各项工作,确保原水达标。一是开展通榆河专项整治行动。从6月下旬开始,我市开展了以通榆河沿线堤防范围内畜禽养殖及违章建筑清理、通榆河平交河道水面漂浮物拦截和清除为主要内容的通榆河专项整治行动,特别是8月20日至30日,突击对上游串场河通往通榆河的28个河道口实行封闭,从源头堵住污染源;通榆河大丰段沿线草堰、白驹、刘庄、新丰等镇组织大量人力和船只,对通榆河水面的水草等漂浮物进行集中打捞,全力保护原水安全。全市累计投入790万元,人力9200多人次,船只1600多条次,清理各类垃圾9.5万多吨;清理通榆河沿线畜禽养殖、违章建筑共30处。此外,市交通运输局开展通榆河乱停乱靠船舶清理专项整治活动,清理乱停乱靠船舶900多艘,查纠未按规定使用油水分离装置行为58起;市农委切实加强通榆河水源保护工作,巧妙解决畜禽养殖污染综合防治、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等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二是完善取水口保障措施。按照“水量保证、水质达标、管理规范、运行可靠、监控到位、信息共享、应急保障”的总体要求,通榆河取水口已采取双电源保障及高锰酸钾、粉末活性炭应急投加等措施;建成水质自动监测站,实现9个参数实时监测、信息共享;在水源地布置12个监控点,实现24小时全程监控,保证水源地安全。三是划定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市环保局编制《大丰市饮用水源保护区核定及规范化建设实施计划》,核定了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有效保护范围和落地边界。严格落实断面长制,设置了断面长制管理公示牌,明确了河流信息、控制断面名称、断面水质控制目标和管理要求、监督举报电话等。市水利局在新团河备用水源的一级、二级和准保护区,建设隔离围栏7000米,并设置了界牌、标志等。同时,投资近300万元在通榆河大丰-东台的交界断面建设了一座水质预警站,重点对常规水质指标、上游客水的挥发酚和金属锰离子等特征指标进行监测。
二、加强水处理过程控制,确保供水优良
一是实施深度处理工程。在市第二水厂采用常规高效处理工艺,生产流程实行全自动化控制,供水水质优于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基础上,投资5250万元,新上臭氧接触活性炭滤池水深度处理工艺,并联合南京大学开展磁性树脂饮用水处理工艺研究,建成盐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二是提升水检测能力。按照“不合格的水不出厂、不达标的水不进管网”的要求,建立严密的水质检测体系。市自来水公司投资1000多万元,添置万通离子色谱仪、普析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自动进样等仪器,建成江苏省Ⅱ级水质检测实验室。目前,已具备生活饮用水检测项目92项,其中,《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06 》常规42项、非常规50项;具备地表水检测项目65项,其中《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常规29项、非常规36项。市卫生局强化监督,增加检测频次,从7月份起,每月在大丰日报公布水质状况。从检测情况来看,大丰的水质是安全、卫生、可靠的。三是启动实施通榆河取水口整治提升及强化预处理工程。市政府专题会办通榆河取水口提升及强化预处理工程建设项目,明确要求将现有通榆河取水口南移,新建30万吨/日取水头部工程,配套建设20万吨/日强化预处理工程及周边道路水系配套建设及环境整治工程。目前,市水利局已成立了项目协调工作组,市自来水供水组建了项目实施工作组,施工图设计、土地流转、征地拆迁、桥梁工程等前期工作正在抓紧实施,主体工程计划在2015年1月份开工建设。
三、加强应急体系建设,确保供水安全
一是实施新团河应急供水工程。市政府把新团河应急供水工程作为2014年为民办实事工程来抓,按照满足5天的应急供水要求,总投资4750万元,疏浚新团河东段河道2.9公里并对两岸河坡进行驳岸;在四号路新团河大桥东侧150米处新建单孔,净宽12米的节制闸1座,同时配套4立方米/秒的翻水机组;在新团河和胜利河沿线26个支河口中的18个敞口,新建节制涵闸封闭;扩建新团河取水口达15万吨/日,包括取水泵房及取水头部工艺设备、变配电间改造及建设、自控系统以及相关附属设施(含水质在线监测、化验室、值班室等)。该工程已于2014年6月10日投入运行。二是实施城乡供水配套工程。实施环网工程,铺设刘庄至白驹、西团至小海、方强至三龙以及南翔路延伸至陈李线等环网管道40公里,保障供水安全。实施刘庄水厂及老八镇加压站技改工程,在刘庄水厂增设1座清水池及供水水泵,对变配电系统进行改造,以满足刘庄地区用水最高峰时的供水需求;对老八镇加压站的机泵、机电设备等进行技术改造,满足原老八镇供水高峰期时的供水需求。目前,刘庄水厂土建工程完工,电器设备以及自动化工程开始安装;老八镇的加压站技改工程签订合同并开工。实施深井改造工程,对全市现有365口深井,择优选择200口作为应急备用水源,主要是对备用水井基础设施、机泵和配电控制设施进行整修,目前工程正在抓紧实施之中。筹划城乡供水信息化工程,主要是对16座加压站、7305公里供水管网设置控制点353个,进行水压、水量、水质远程实时监控,实现资源共享,合理调度,提高城乡供水系统的安全性和突发事件处置的迅疾性。三是完善城乡供水应急预案。制定《大丰市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方案》(讨论稿)、《大丰市城乡供水突发灾害事件应急预案》、《大丰市城市供水用氯安全应急预案》、《大丰市城市供水制水工艺设备运行应急预案》、《DN1200mm浑水管道抢修应急预案》以及针对灾害性气候的相关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城乡水务公司技术人员进行演练,不断提升应急处置的能力,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打得响,全力保障全市人民饮用水安全。
城乡供水安全关乎千家万户,是一项长期工作。下一步,市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工程设施,提升管理水平,全力确保城乡供水安全、可靠,为加快幸福大丰建设提供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