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丰市2012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与2013年计划和预算的审查报告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984 更新时间:2013/1/9 16:19:20

(2012年12月27日大丰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主席团第三次会议通过)

 

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财政预算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  吴家祥

 

大丰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书面审议了《关于大丰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关于大丰市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会前,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作委员会对计划和预算草案进行了调研和初审,本次会议上,审查委员会又根据代表们的审议意见,对这两个报告作了进一步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审查委员会认为,2012年,市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大丰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扣市委“能快则快,跨越发展”总基调和“增长、创新、实力”工作主题,围绕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团结和带领全市上下,开拓创新、奋力拼搏,全力推进快增长、转方式、抓创新、惠民生、促和谐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预计全年实现GDP394亿元,同比增长13.5%;财政总收入突破100亿元,同比增长16.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0亿元,同比增长3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6亿元,其中工业投资达到144.5亿元,分别增长22%和22.6%;实际利用外资3.2亿美元,增长15.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2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792元,分别增长16%、15.5%。各项经济指标增长列盐城市前列。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在计划和预算执行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规模企业的支撑作用还不明显,科技创新还没有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水平还不相适应。

 

 

审查委员会认为,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预算的指导思想和预期目标,贯彻了党的十八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二届四中全会、盐城市委六届二次全会精神,符合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的总体目标,是积极奋进,令人鼓舞的。

根据审查,审查委员会建议本次大会:批准《关于大丰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批准市人民政府提出的2013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批准《关于大丰市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批准市人民政府提出的2013年市本级财政预算。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起步之年,是建设“实力大丰、幸福大丰、美丽大丰”目标的启动年。为了确保完成2013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财政预算目标任务,根据代表们的审议意见,审查委员会提出如下建议:

一、全面加快沿海开发,深化推进“三港”联动。沿海开发是实现大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总引擎。我市的沿海开发走在全省的前列,领导重视,政策支持,区位独特,社会关注,应当乘风乘势,全面加快推进。要确立沿海开发人人有责的观念,瞄准建设亿吨大港的目标,进一步做好三港建设的规划定位,深化推进“三港”联动,形成港口物流区、工业生产区、城市生活区等相互呼应、统一协调的有机整体,以国际化的水平建设、管理、运营港区和港城。坚持以项目为引领,大力度引进新特产业项目,做到开发与保护并重,坚决杜绝重污染项目。通过努力使大丰沿海不仅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而且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生态产业示范区。

二、精心组织经济运行,全力以赴保持增长。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是发展的首要任务。要服务好现有企业,力促企业正常运转,多产多销。通过技术改造、调整重组,引导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努力提升规模企业对全市经济的支撑作用。重视抓好竣工项目投产达产,发挥投入产出效应;进一步加大在建项目抢工会战的力度,推进早建成。对在手、在谈的重特大项目要加强跟踪,争取早日落户。继续大力度地开展招商引资,围绕产业开展专题招商活动,突出主攻重特大项目,采取超常规举措,着力招引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领军企业和关键配套企业。

三、强势推动旅游业发展,打造新兴旅游名城。突出“旅游兴市”战略,坚持“景点为王、政府主导、市场导向”的思路,充分发挥麋鹿、海洋、湿地、森林、知青等资源优势,努力打造长三角富有吸引力的新兴旅游名城。要进一步完善总体规划,加快景区景点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开发有特色、品位高的旅游纪念品,提升综合服务水平,着力打造旅游项目,做优旅游环境。加大对旅游景点和旅游产品的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提高旅游经营和服务水平,高标准打造一流的旅游业经营管理队伍。

四、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努力壮大镇域经济。要加快镇“两化”建设,强化项目立镇意识,以城镇化推动工业化,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用开发区的理念推进工业集中区建设。提高城镇化质量,强化规划的编制与执行,加快完善公共服务功能,提高集镇管理水平。高度重视农民增收,大力实施农业现代化,全力发展高效农业,着力招引能带动农民致富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和领军型企业。全面推进城乡“七个一体化”,深化农村“3+1”工程,推行农村环境综合长效管理。

五、大力培植财源经济,推进公共财政建设。要加大财源经济的培植力度,发挥财政资金激励引导作用,落实支持发展政策措施。把财政奖励多少与项目贡献大小紧密结合起来,重奖投入强度高、投产速度快、税收贡献大的项目。加强财税收入的结构性分析,努力提高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实现可用财力的最大化。推进公共财政建设,切实抓好预算管理,积极推进预算公开,加强财政监管、审计监督。构建多部门信息共享平台,规范、高效地征收、管理、使用社保资金。牢固树立厉行节约理念,进一步抓好增收节支,大力控减非生产性财政支出,提高资金使用绩效。重视政府债务监管,努力化解债务,有效防范财政风险。

六、积极增进民生福祉,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高度重视和切实抓好事关民生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保险等事业发展。健全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大力促进就业,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倍增”步伐。建立健全城乡困难群体的长效帮扶机制,增强其自我脱贫能力。在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的同时,坚持公开透明、规范分配。大力兴办实事,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加强社区服务和管理,努力构建和谐社会。通过努力,让人民群众能深刻感受、共同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