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您现在的位置: 大丰人大 >> 人大广角 >> 镇级人大 >> 正文
 
 

草庙镇人大建言“四步”走出垃圾分类新路径

大丰人大·(2020/4/28 18:45:47)·镇级人大

“口号”走向“习惯”,认识垃圾,学会分类只是第一步。如何做好后续处置,真正实现垃圾减量、变废为肥、变废为宝尤为重要。近年来,草庙镇人大建言要积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高质量、快进度推进落实,把细节管理、日常管理等放在突出位置,多措并举确保镇村环境实现长治久洁。

高位谋划“全”覆盖。打造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样板”,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将全镇划分成76个小区域,以网格制设管理人员38名,配齐垃圾分拣员、垃圾收集员152人,共同参与垃圾分类指导督查工作。目前,全镇16个村(居)76村民小组已分三个批次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覆盖率达100%。

高频宣传“广”发动。通过各村(居)村民议事代表大会,将垃圾分类纳入村规民约。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活动,组成16支劝导小分队进村入户介绍垃圾分类的方法,引导群众将可堆肥垃圾放入绿色垃圾桶,不可堆肥垃圾放入蓝色垃圾桶。全镇共悬挂宣传标语84条宣传画228幅,编发宣传微信120多条,向群众普及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流程图等相关内容,培养村民生活好习惯,引领农村“绿色革命”。

高标要求“明”责任。设置垃圾分类承诺,制作垃圾分类员工作责任牌,实行“庭院三包”制度,动员村民主动签名,自觉参与垃圾分类。发放“可回收物回收服务联系卡”,进一步畅通回收渠道;购买1100L的可腐烂垃圾暂储桶76个,统一放置在个垃圾分类收集亭中。

高效推进“强”管理。建立户投、保洁员收集转运、处理位一体”的垃圾处理流程,生活垃圾及时清扫、收集、分类,日产日清,做到定点投放、定人收集、定时清运、定点处理。不可再利用垃圾以“桶换桶”的方式,运往垃圾中转站,经再压缩后运至垃圾发电厂,利用焚烧系统将垃圾变为电力的原材料之一,变废为宝。目前,草庙镇正在采购厨余垃圾(湿垃圾)末端处理设备,切实解决好农村生活垃圾何去何从的问题。

(陈新宇   沈淦)

 
【 文章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次数:1322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大丰区人大常委会版权所有 苏ICP备090749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