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您现在的位置: 大丰人大 >> 人大广角 >> 镇级人大 >> 正文
 
 

草庙镇人大视察水利绿化工作  既点赞也挑刺

大丰人大·(2016/4/15 10:38:48)·镇级人大

4月13日下午,大丰区草庙镇新场村境内的新东河畔,区镇两级人大代表20多人,面对清澈的河水,整齐的河岸,两岸新植的树苗、河坡青坎上新布的草坪,禁不住频频点头称赞。

“我们沿海地区,土壤结构松散,很容易塌方,像这样水利绿化一起搞,既美化环境,又能固土保坡,实在是一举多得!”

“我镇的水利绿化工作之所以一直在全区有位置,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都善于创新,像这样水利先行,绿化跟进,是他们两部门之间的又一种协作创新,值得全镇各部门各单位学习。”

看完新东河畔水利绿化现场,他们又来到九曲十八弯的竹港河畔。施工机械仍在紧张的施工,打桩、推土、驳坡,场面繁忙而又壮观。

“你们可别小看这条弯弯扭扭的水道,她可是沿线几万亩农田的母亲河,特别是沿线旱改水工程实施后,重要性倍增。”镇水利部门负责人向大家介绍。为了保证这条水道顺畅,镇水利站近年来,几度疏浚拓宽,都因雨水太多造成塌方。今年他们专门购置了大量的水泥行条,用来固坡,做到每0.5米一根水泥桩直插河底,再辅之以绿化树木和草坪,确保河坡不塌,河水畅通。

“这代价确实不小,可相对于几万亩农田的丰产丰收也的确值得。”

“树植上了、草铺上了、河疏浚了,花了很大的力气,接下来的管护更重要,尤其是要防止沿线农民再挖坡种植,水利绿化部门要会同各村做好管护责任的落实。”

代表们边看边议,很快又来到了丁东村的中心河绿化现场。新翻的土地上,麦苗和油菜从缝隙钻出,十多米宽的青坎5排水杉,沿河的垂柳,一眼看不到头。

“这里原来是几十户农户的边隙地,今年村里下大决心收回,退耕还林,既美化绿化村庄,又避免了农户间因界坝复杂引起的矛盾,还可以为我村集体创造一笔可观的收入。”丁东村负责人介绍。

“同样在管护上要花大力气,本来是农民的边隙地,栽树了,他们会不会继续栽种?”代表们怀疑。

“林业部门要加大林业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农户的法治意识,保证退耕还林工程取得实效。”

“村里也要落实专人管护,建立长效机制,可采取利益分成的办法。”

一个下午,代表们视察了6个现场,既为全镇水利绿化工作的高效推进点赞,也为长效管护、成本节约等方面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为全镇绿化水利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王俊鸿  李宏俊)

 
【 文章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次数:1849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大丰区人大常委会版权所有 苏ICP备090749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