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您现在的位置: 大丰人大 >> 人大广角 >> 镇级人大 >> 正文
 
 

草堰镇人大代表督促抓好水环境

大丰人大·(2015/5/12 10:56:04)·镇级人大

“以前(这条沟)的水又脏又臭,不但不能洗用,而且味道熏人。现在河畅了水清了岸绿了景美了,多亏了人大代表的督促。”大丰市草堰镇合新村四组70多岁的老农陈仕国如是说。

生命的起源离不开水,生命的发展缺少不了水,生命的健康必须要有优质的水来维系。因此,草堰镇人大把督促镇村抓好水环境作为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重点工作,一丝不苟推进。他们在人代会期间向政府提出议案建议在闭会期间组织代表专题视察、听取相关部门汇报,为取得的成绩赞扬,为做得不足的鞭策,并要求居住在镇村组的73名市、镇人大代表,利用居住本地区的优势,常年进行水环境督查,确保整治到位、管理到位,不留死角,不出现反弹。

过去,由于种种原因,草堰镇的镇村河道一度成了垃圾场,加之经济薄弱,河道疏浚不及时,少数达十多年,甚至几十年没有清理过,堵塞严重,臭味熏天,旱不能灌,涝不能排,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镇人大借力国务院“水十条”发布之契机,建议政府把建设美丽乡村同强镇富民一起重抓,邀请市、镇人大代表进行监督,把环境整治作为提升经济,吸引投资的主攻目标,扎扎实实地“栽树引,筑巢引凰”,从农村入手,从清洁水源入门。在前期加大力度清理好的情况下,今年又疏浚整治完成大中沟16条,完成疏浚长度55公里,土方78万方。其中,疏浚大沟2条,5.5公里,完成土方近10万方;中沟14条,33公里,完成土方55万方;村庄河塘整治20条,22公里,完成土方15万方。

在加快推进整治到位的基础上,该镇人大还建议政府认真落实管护资金,加强专业保洁队伍建设,配置保洁人员108人,全面实行“河长制”管理的做法,由镇村负责人分别担任“分河长”和“河段长”,实行长效管理,不仅达到了水中无水生植物、水面无丢弃物、岸边无抛洒物的‘三无’目标,而且使沟河两侧新种植的绿化树苗成活力高达95%以上,连同河道一起管护的农村水泥路边也种上了花草,重点培植的五个村庄白天游客不断,晚上灯下有人。镇人大代表、三元村党总支书记陈学高介绍说:“三元村原本是个经济相对薄弱的村,自从环境优化以来,流转承包土地建大棚的、长特经的、养螃蟹龙虾的纷纷前来,使全村1600亩土地变成了‘摇钱树’。还新建了三元农庄,吃喝玩乐一应俱全,不仅使村里人享受到了城里人的待遇,而且为外地人提供了难得的休闲圣地。”据了解,三元村因此还被评为大丰市建设美丽乡村试点村中的六朵鲜花之一,被盐城市表彰为环境优美村,被江苏省水利厅表彰为水美乡村。

合新村东邻原洋心洼乡,北邻原白驹镇,在草堰的最东北角,地处偏僻,曾被认为是被遗忘的角落,村中8条大中沟,有6条20多年没疏浚过。今年,这个村人大代表陈桂红、顾元兵、刘秀芳等最为“积极”,先后督促政府相关部门30多次,争取投资1000多万元,不但对全村18条沟塘进行了疏浚,而且把沟边上路面都铺上水泥。五组村民董华兵高兴地说:“我们这儿的人大代表还真有用,帮我们疏通了河道,铺上了水泥路,架起了机耕桥,建起了防洪闸、排灌站、防渗渠,下届还选他们!”

“清洁水资源,保护水生态,让人民健康,保百姓乐业,是我们人大应有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将再接再厉,在全镇人民的支持下,进一步完善环境综合治理长效机制,让农村洁水环境常态化”。草堰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夏红霞说。(草堰镇人大 董华鸿)

 
【 文章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次数:2126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大丰区人大常委会版权所有 苏ICP备090749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