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刘庄镇区、镇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完成。此次换届选举,刘庄镇把握好选举工作原则、营造好选举工作环境、落实好选举序时工作任务,全镇划分26个镇级选区、6个区级选区,设立88个投票站,选举产生了72名镇人大代表和16名区人大代表,努力建设一支德才兼备、代表性强、结构合理、服务人民、履职水平高的人大代表队伍,为开好新一届区、镇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回眸这段日子,刘庄镇党委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区委的工作部署,科学分析研判,专题研究把关,遵循“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的原则,提前谋划、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严把政策,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把握重点,破解难题,坚持做到“八个到位”,确保选举工作顺利完成。
一是前期调研到位。根据区人大常委会要求,我镇人大于今年4月份开始深入基层、下村入户,通过座谈、走访等形式,就人大换届选举工作进行了前期摸排调研。在广泛接触代表和选民,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同时,共同分析选举工作面临的形势、问题和应对措施,提交调研报告,为刘庄镇党委决策部署提供依据。
二是组织领导到位。我镇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主任、镇人大主席为副主任,镇分管防疫工作副镇长、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派出所所长、社会治理局局长等为成员的镇人大选举委员会。各村(社区)、各单位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选举领导小组,加强对换届选举工作的领导,并结合实际制定人大换届选举工作方案、选举计划。
三是责任分解到位。成立了镇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对选举办公室人员进行研究,分设秘书、组织、宣传、选举事务、选民资格审查、信访稳定、卫生防疫7个小组。设立专门的换届选举办公室,抽调3名同志具体负责选举工作,各村(社区)挑选了业务素质高的驻村干部作为人大联络员和材料员,从划分选区、选民登记和分配代表名额、提名推荐代表人选等方面统一研究、统一安排,明确职责,细化工作分工,确保各项工作有人管、有人干。
四是业务培训到位。刘庄镇各选区积极组织人大工作联络员进行业务培训,各选区通过选民会议、村两委会议等形式,广泛组织工作骨干和选民学习有关法律法规、选举程序,全镇集中举办培训2次,共培训选举工作骨干80人次,发放选民登记辅导材料170余册。通过以会代训,进一步提高了选举工作人员的素质,明确了选举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掌握了选举的步骤和具体做法,提高了选民参加投票选举的积极性,为各选区顺利完成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是宣传发动到位。积极组织,采取多形式、全方位、分步骤、有力度的进行宣传,结合实际,通过有线电视、印发资料、宣传车、墙报板报、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换届选举工作。据统计,全镇共编印宣传资料2500多份,发放《致选民的一封信》13500份,联系外出选民微信1572条,电话1096通,发送选举手册1132册,出动宣传车706辆(次),悬挂横幅58幅,张贴标语288条,设立选民登记站82个,张贴选民登记公告300余份、选民须知300余份。镇广电站、村喇叭每日播放《致选民的一封信》2次,16辆宣传车流动宣传每日2次。10月28日上午,人大换届选举集中宣传日,镇人大主席、宣传委员、镇选举办公室工作人员、网格员等12人现场宣传,向周边居民发放了宣传材料,细致地解答了选民提出的问题,累计发放《致选民的一封信》等宣传资料1000余份,张贴一封信、宣传海报16张,摆放展板6张,集镇各单位、各村滚动屏播放宣传标语26条、悬挂横幅10条,现场解答群众咨询100余人次。
六是选民登记到位。镇人大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选民核对登记事项。各村(社区)选配了登记员,成立登记小组、设立选民登记站,把选民登记和登记选民相结合。根据选民的情况,采取微信、电话等现代通信联系方式,及时掌握选民登记动态和难点问题。对搬迁户、企业破产后无业人员及其他自由职业者,应要求其在目前所在社区或居委会登记并参选,流动选民我们倾向于原则上要求选民参加户籍地选举,不能返回的,帮助其转移选民关系,以保障选民的选举权利,从而最大限度减少错登、漏登、重登现象。镇选举办每日督查通报全镇各村选民登记进度,了解在选民登记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及时沟通协调解决问题,确保选举民登记按期完成。
七是代表考察到位。选民登记的同时,我们要求各个选区对区镇人大代表候选人资源进行摸排,要求各选区在摸排时严把拟推荐代表候选人的“政治关、素质关、结构关”,进行民主酝酿协商,根据较多数群众的意见摸排推荐代表候选人。我镇对摸排的代表候选人进行筛选,组织由派出所、司法、组织、纪检部门组成的审核小组,依法审议各选区报送的初步代表候选人名单。
八是监督指导到位。成立换届选举督察小组,针对换届选举重点环节,督导组坚持全程跟进、实时监督,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等方式,全面掌握各村(社区)进展情况,及时分析研判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建立信息畅通、快速反应的督导反馈机制,紧盯问题隐患,限时交流反馈,注重严查快办,切实掌握好工作的主动权,增强督导实效。根据各村(社区)不同程度存在的难点、堵点和卡点,及时召集相关部门共同会商,把脉问诊,找准症结,按照改进目标要求和时间节点,建立挂牌督办机制,明确整改“时间表”“施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