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全市之力,聚焦沿海,会战沿海,决胜沿海,推动沿海开发实现更大突破。”“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努力提高农民群众幸福感。”3月22日下午,参加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的部分代表分别围绕沿海开发、农村社会事业发展2个专题开展联组审议。代表们联系自身工作实际,畅所欲言,积极建言献策。市人大领导丁瑞云、夏继永分别主持审议,副市长罗强、赵玉霞分别参加审议。
在听取市政府关于沿海开发情况的汇报后,代表们围绕沿海开发中的招商引资、园区建设、“三港”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发表了意见和建议。“区园定位要合理,项目资源要整合,征地拆迁要突破,项目手续要精简,保姆式服务要推广,客商考察要精准。”审议一开始,葛中亚代表就对如何推动沿海开发实现更大突破提出意见。他认为,要实现沿海开发大突破、大跨越,就必须精心谋划,科学组织项目抢工会战。关于如何更好地推进“三港”建设,王海滨代表提出,做大港口要整合资源,加强合作,走开放、联合、集约、跨越发展道路;做美港城则需明确其功能定位,完善相关制度,以超常举措集聚人气;做强产业则要确立生态招商理念,推进区园管理创新,打造生态产业示范区。沿海开发离不开重特大项目的支撑,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对于沿海开发意义重大。如何提升招商引资水平?唐文龙代表提出,要及时快速办理项目手续,推荐值得信赖的建筑商,解决企业用工难、融资难问题,同时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关于在沿海开发中如何保护好环境,王继勇代表认为,环境保护是否得当是沿海开发成功与否的重要检验标准之一。我市面临新的发展阶段,要坚持环保优先,加强生态保护,优化功能区划,抬高项目门槛,创建生态园区,加大环保投入,完善基础配套,让我市成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典范。
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是代表们关注的热点。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专题审议会上,代表们争相发言,讨论热烈。在听取了市水利局、市委农工办关于近年来城乡供水一体化、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及长效管理的工作情况汇报后,代表们踊跃发言,纷纷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孙玉祥代表说:“去年以来,全市坚持以农村水环境整治、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和城乡供水一体化‘3+1’工程为抓手,扎实推进村庄环境整治,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农村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但在农村环境整治过程中,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仍比较落后。希望市委、市政府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为基层百姓排忧解难。”对于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吴兴华代表提出,农村环境整治重在管理,要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明确责任、加强培训、严格考核,确保整治一片、提升一片、规范一片。徐建娟代表建议,市委、市政府在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时,要尽早落实好维护运营的管理团队,落实专门人员,加强管网和设备的维护,降低漏损率,节约保护水资源;要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确保“工程到位、运行到位、管理到位”。“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最重要的是提高农民素质。”仇兆华代表指出,在加大农村环境整治的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增强村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