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丰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
市人民政府:
2015年7月24日召开的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审议中,常委会组成人员充分肯定了市人民政府在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中所取得的成绩,并就如何做好今后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1、高度重视经济运行,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加强实体经济运行研判,紧紧抓住现有增长点,深入分析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运行情况,用足用活现有政策,对重点企业实行“一企一策”,因地制宜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服务。加强对企业的指导,充分发扬“日日盯、天天盘”的精神,帮助协调关系、协调要素、解决难题,不断激励企业家发展的信心,增强企业投资的动力。精心组织银企对接“家家到”活动,充分发挥金茂担保、过桥资金的应急和杠杆作用,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推动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加快落实技改贴息、设备抵扣、人才招引等政策,发挥好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2、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增强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放大大丰沿海处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交汇区域的优势,深化招商选资、突破增量认识,重点招引层次高、业态新、体量大的产业链龙头项目,通过优化增量促进工业结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加大委托招商、以商引商、以企引商力度,提升专业招商的精准性和成功率。完善项目推进体系,通过严肃用地政策、组织活动倒逼、考核导向调整等途径,加快在谈项目的落户进度;抢工会战项目建设,及时会办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对已经竣工、尚未投产运行的项目,逐个进行梳理排查,协调要素,力促项目尽快达产达效;强化考核,督促竣工项目尽早形成开票销售,切实把项目建设的成果体现在经济发展和财政增收上。
3、千方百计用足资源,不断放大优势效应。放大港口效应,进一步提升港口能级,加快港口码头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码头能力的提升,推动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大丰金融机构多的优势,推动金融机构为企业融资提供便利,不断扩大在我市的信贷投放规模,全力支持和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进一步发挥存量资产作用,通过招商、重组等多种形式,激发其活力;强化税源经济的意识,加强税源的培植,用足盘活现有资源,着力把资源存量的潜力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力。
4、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提升经济增长质效。围绕“中国制造2025”,加大新能源、海洋生物、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的招引和建设力度,引导高端产业项目集聚,打造经济新增长极。重视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加快技术改造、研发设计、品牌提升和产业链整合步伐,鼓励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推动传统产业走上创新型、效益型发展道路。突出规模企业培植,全力支持重点企业发展,培育壮大重大产业集群、重点产业链和特色产业基地,努力形成一批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围绕花海、麋鹿、知青、海洋等主题,紧扣政府与市场、项目与配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努力打造游客心中理想的旅游目的地。进一步突破电商产业,加快主体培植,引导企业开拓市场。重视现代物流业发展,以港口物流园区为重点,完善现代物流功能,努力建成全国有影响的现代物流枢纽中心。
5、突出“三农”工作重点,着力提升发展水平。突出农民增收,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效特经蔬菜、花卉苗木、瓜类果品等,扩大“一户一棚”比重,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加强培训,提高农民创业的综合能力。突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立“资格准入制、项目审查制、风险防范机制”,加大土地流转的力度;加快发展蔬菜、水果、海洋食品等农产品的加工业、储藏保鲜业,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带和产业集群;鼓励龙头加工企业、农民经纪人借助淘宝、苏云等电商平台实现农产品加工、流通与互联网的充分融合。突出园区建设,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建立镇级园区管理机构,做好园区规划、产业发展、人才引进、项目申报、矛盾调处;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加强道路、灌排、供电、仓储等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入园的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产品的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经营;因地制宜地发展乡村旅游,创办一批在全国有特色、有影响、留得住的特色旅游项目。突出城乡统筹,激发农村改革活力。加快市、镇、村公共信息的联网互通,建好镇村便民服务中心;推行农田、村庄、河道、路道、绿化等“五位一体”的长效管理机制,全面整治提升自然村庄环境,大力开展“清洁乡村”行动;盘活集体资产,大力发展村级经济,锁定旧债,严控新债;鼓励和吸引大学生、外来务工人员等年轻人才返乡创业,带头致富,带领致富。
大丰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5年7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