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3日,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41次主任会议听取市政府关于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情况的汇报。会议认为,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现代服务业发展,坚持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转型升级的战略举措,强势推进服务业发展,旅游发展再创新高,电子商务发展提速,港口物流快速增长,创意产业不断做强。会议强调要将服务业发展真正摆在重要战略位置,完善规划,整合资源,引进人才,以项目和企业为抓手,努力实现现代服务业大发展、快发展、爆发式发展,并就此项工作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1、放在突出位置,加大组织推进力度。现代服务业发展已成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市政府要把发展现代服务业放在更加突出的重要战略位置,像重视招商引资、项目推进一样重视服务业发展,像抓工业经济一样抓现代服务业。要注重抓规划引领。进一步完善全市现代服务业规划,在制定“十三五”规划时,要加强对服务业的重点领域、重要行业、重大项目规划的提升,尚未制定规划的,如物流业、电子商务等,要加以完善。要明确职能落实。市服务业领导小组要统一协调,统筹组织推进全市服务业发展工作。服务业办、发改委、经信委、商务局等牵头部门要进一步加大组织力度,明确职能,各司其职,协同推进。要放大政策效应。加强已经出台的现代服务业政策,特别是人才引培、金融支持等政策的宣传力度,同时要针对性地完善做大做强做特服务业的个性化政策,激发各方面加大服务业引进和投入的力度,形成服务业爆发式增长的浓烈氛围和良好基础。
2、发挥资源优势,做大服务业基础规模。经过近几年的开发建设,全市经济社会得到较快发展,大丰港已建成万吨以上生产性泊位16个,2014年货物吞吐量5109万吨,集装箱吞吐量10万标箱;形成了销售超100亿企业1家(博汇)、超50亿企业1家(联鑫钢铁)、超10亿企业5家(港鑫铜业、南车、明进、金风、辉丰)。这些实体经济发展的优势是周边其他县(市)所无法比拟的,为我们发展服务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建议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因势利导,挖掘潜能,把现实的基础转化为提升全市服务业的经济总量和财税贡献。一是加快资源整合,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总量。围绕大丰港产业港定位,整合码头、仓储、运输等物流资源,加快港口码头、仓储中心等集疏运设施建设,做大叫响大丰港现代物流中心,提升企业竞争力,跨进全省50强。二是加强学习研究,把现实税源形成为税收贡献。对港区博汇、联鑫钢铁,开发区明进机械、新韩汽配等重点企业的物流资源要加强分析研究,结合“营改增”税收政策调整的机遇,有效整合服务业税收资源,改进服务业统计方法,引导更多服务企业在大丰注册公司,避免税源的流失,鼓励临港工业企业分离发展第三产业,成立生产性专业化服务公司,减少“纳税主体在外、涉税申报在外”业务,引导外地物流企业在港区设立分支机构或关联企业。三是加大政策扶持,把零散大户培植成龙头企业。加大协调服务力度,破解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制约瓶颈,帮助企业努力向上申报项目资金,发挥好专项引导资金作用,培大育强服务业龙头企业;加快美庐城城市综合体、城东新区万嘉城市广场等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建设进度,招引知名连锁商业和品牌入驻,完善城市商业中心购物、休闲、娱乐、餐饮、都市旅游等功能,提升主城区核心商圈规模和档次。
3、加强深度融合,寻求项目和企业新突破。一是发挥旅游业带动效应。充分利用大丰自然和人文优势,发挥“大丰好玩呢”品牌效应,推广荷兰花海成功的营销模式,在打造特色旅游、做大规模的基础上,加强营销运作,以旅游业快速发展,带动服务业总量提升。二是全力突破商贸服务业。对传统商贸服务业,要最大限度“松绑”,加大扶持力度,引进龙头企业和品牌项目,如建设城市综合体,带动提升传统商贸服务业的发展。对现代商贸服务业,要加快电子产业园的平台建设,加大电商企业的培植,集聚产品特色;引导鼓励现有规模企业,加强探索,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打造自己的网络平台;加大电商宣传引导力度,增强实体企业电商意识,推动企业借助电商平台做大做强,提升电商贸易在企业销售中所占比重。三是着力提升物流业。依托大丰港一类口岸优势,完善现代物流体系,加大物流产业招商力度,积极招引国内大型物流企业落户,打造物流产业集群。四是加快推进信息服务业。以高新技术区国际软件园、大数据产业园为载体,形成互联网+产业链,走“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企业跟进、产业集群发展”高端集群化的发展之路,提升全市软件及大数据产业在制造业、旅游业、现代物流业等领域的服务能力和应用水平,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五是积极探索金融服务业。多渠道加大服务业投入,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支持,鼓励服务业企业通过引进股权投资、股权交易等多种渠道融资,市金茂公司等融资性担保机构要为服务业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4、加速引培人才,提供智力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离不开人才,发展速度和水平取决于人才引培层次力度。要重视现代服务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鼓励经济主体和企业主通过高薪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带动产业的转型升级;要切实抓好“616计划”的贯彻落实,围绕有世界眼光、熟悉国际惯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掌握核心技术、行业领军等条件,有针对性地引进专门人才,大力度培养急需人才,采取特殊政策措施,成熟一个,引进一个。同时,进一步加大对现代服务业发展人才倾斜力度,做到引进一个人才,推动一个项目;招引一批人才,带动一方发展。
主持:吴家祥
出席:吴家祥 江志坚 夏继永 王周斌 江 波
列席:陈爱华 曹 震 王连军 黄 静 黄 艳
王海滨 徐文忠 杨海慧
黄正桂 施茂盛 陈 玲 夏怀先 陈书岷
谢 颖
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作委员会 整理
2015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