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9日在大丰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上
市人大财经工委主任 夏 寅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的年初工作安排,依据《监督法》、《预算法》和《审计法》的相关规定及《大丰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市本级预算审查监督决定》的要求,最近,我们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丁瑞云的带领下,就2010年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市本级财政决算情况到市财政局和审计局进行了调查。现将有关情况和我们的意见报告如下:
一、预算执行情况
2010年,市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市本级财政收入预算为123942万元(不含基金),其中:一般预算收入为95880万元;市本级财政支出预算为159031万元。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由于目标定位提高、新增刚性支出、部分增收等因素,经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审议批准,市本级2010年财政总收入预算调整为159804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预算调整为123100万元;市本级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预算调整为304476万元。2010年市本级实际完成财政收入169804万元(不含基金),完成调整预算的106.26%,比上年增收67537万元,同比增长66.0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32079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7.29%,比上年增收50899万元,同比增长62.7%;实现一般预算支出280336万元,占调整预算的92.07%,同比增长47.31%。通过争取省专项补助、体制财力分成、调入资金等方式,基本实现了当年财政收支平衡。市本级2010年年末滚存结余24159万元,其中净结余19万元。
刚才,我们听取了市财政局副局长黄浩同志受市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2010年市本级财政决算的报告(草案)》和市审计局局长孙志强同志受市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2010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经过会前的调查和审查,我们认为,2010年,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决贯彻中央、省和盐城市确定的各项方针政策,认真落实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决议精神,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狠抓财政收入征管,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扎实推进财政改革,加强财政管理监督,较好地实现了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保证了财政的正常运转,促进了我市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在执行预算、组织收入、安排支出的过程中,市财政部门认真落实各项财税政策,积极采取措施,进一步改进和加强预算管理与财政监督,圆满地完成了人代会批准的预算;国税部门及时查找税收征管中的薄弱环节,创新税源管理方式,提高了税收质量和效率;地税部门充分利用综合治税平台,优化管理模式和机制,把依法治税和为企业提供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提升了纳税服务的水平。市审计局对2010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认真审计,审计工作报告对预算执行情况予以了充分肯定,并对预算执行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积极的意见和建议。
审查情况表明,2010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是积极健康的,决算情况是实事求是的,为此,建议本次常委会同意审计局孙志强局长所作的《关于2010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同意财政局黄浩副局长所作的《关于2010年市本级财政决算的报告(草案)》,批准2010年度市本级财政决算。市政府相关部门对审计工作报告反映的问题,要认真分析原因,切实依法整改,维护财经纪律和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并将整改情况于11月底书面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
二、存在问题
根据对2010年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调查和对2010年市本级财政决算的审查,以及今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调查来看,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我市的财税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财政增收的基础还不够扎实,规模企业的支撑作用不强,收入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财政资金被非正常占用过大,影响了财政资金的正常调度和使用;少数部门及单位预算执行不严肃,财政管理需要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增长较快,财政安全存在隐患等等。
三、几点建议
根据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50次主任会议意见,为进一步加强预算监督管理,做好下半年的财税工作,促进我市财政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我们有如下几点建议:
(一)大力实施财税政策,努力壮大税源经济。继续把全面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今后财政工作的首要任务和重要职责,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积极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大力支持项目建设,支持企业技改和科技创新,强化税源和税基建设,不断培植新的税收增长点;要努力提高现代服务业对地方税收的贡献份额,大力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突破生产性服务业,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壮大地方收入的税源和财源;要加快镇“两化”建设工作,狠抓园区扩容,运作土地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房地产开发,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向园区集聚,打造省级中小企业产业集聚示范区,努力提升镇级财力。
(二)依法强化收入征管,努力加强资金管理。要严格依法强化收入征管,按照市委工作会议要求,高目标定位,遵循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努力创新税收征管手段,立足当前和序时,进一步健全完善税收征管体系和税收征管监督约束机制,狠抓财税收入的组织征管工作。要落实重点税源监管责任制,加大对重点税源的监管力度,保证税收及时足额入库。要高度重视做好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主体税种的征管工作,不断提高收入增长的质量。要进一步规范税收秩序,做到既不收过头税,也要对偷漏税行为进行依法打击,努力做到各项收入应收尽收。要加强非税收入征管,防止和纠正应缴未缴、帐外设帐、私存私放财政性资金等违法违规问题,完善资金管理程序,确保预算内外资金按序时足额入库。
(三)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各项重点支出。要优化支出结构,将支持经济发展放在首位,特别是要落实支持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措施,增强经济增长的活力和动力;加大对民生领域的资金投入,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继续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关注困难和弱势群体,做好社保参保扩面工作;大力支持“3+1”工程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努力提升农民幸福指数。
(四)加大财政资金管理和监督力度,着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要切实强化预算管理,增强预算执行的约束性和严肃性,提高预算执行力度。要强化财政监督职能,加大财政资金的管理力度,全面规范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健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依法理财,规范收支。要加强对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格控制支出追加,增强节约意识,严把各项开支标准,对私设“小金库”和截留、挤占专项资金等违纪违规行为要加大查处和责任追究力度,进一步规范财政财务收支管理。要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提高政府债务管理水平,强化对政府融资平台的监管,积极防范财政债务风险,确保资金运转安全有效。要充分发挥审计工作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作用,进一步加大审计监督的力度,继续加强市本级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监督,加大对重点资金、政府重大项目建设的审计监督力度,加强效益审计和延伸审计工作。通过多项措施,努力实行预算执行全过程动态监控管理,切实提高财政预算内外资金的使用效益。
以上报告,供审议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