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09年1-10月份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和2009年市本级财政预算调整方案的报告
---2009年11月26日在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上
市财政局局长 陶培华
受市人民政府的委托,现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2009年1-10月份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市本级财政预算调整方案,请予审议。
一、1-10月份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是近年来财政收支矛盾最为突出、财政经济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1-10月,全市财税部门紧紧围绕全年财税工作目标,认真组织实施市人代会通过的财政预算,积极应对挑战,大力组织收入,确保重点支出,强化财政监督,总的来看,全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比预期要好,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财政支出基本得到保证。
1、1-10月份预算执行情况。截止10月底,全市累计完成财政总收入148480万元(不含基金),完成年初预算188000万元的78.98%,同比增长22.97%,完成一般预算收入10209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115000万元的88.78%,同比增长33.71%。征收部门一般预算收入完成情况:国税部门完成1336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60.74%,同比增长1.19%;地税部门完成46757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80.2%,同比增长30.16%;财政部门完成4197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20.95%,同比增长54.16%。镇级一般预算收入完成情况:镇级完成一般预算收入3833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82.96%,同比增长22.1%。截止10月底,全市累计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39106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71.21%,同比增长27.05%。
截止10月底,市本级累计完成财政总收入80753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86.22%,同比增长32.8%,完成一般预算收入6375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92.67%,同比增长41.81%。截止10月底,市本级累计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24882万元,同比增长27.37%。
2、财政预算执行主要特点。1-10月份财政预算执行主要有三方面特点:一是财政收入保持稳定增长。今年自3月份以来一般预算收入增幅保持在25%以上,从6月份起全市月度增幅均达到33%,高于盐城市平均增幅2个百分点。二是财政收入质量稳中有升。我市10月底财政收入中一般预算收入的税收比重为76.5%,财政总收入的税收比重83.8%,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三是一般预算支出高位增长。今年以来,受政策性减免税费增多、财政刚性支出增加等因素影响,财政资金调度压力空前。在保证人员经费、运转经费的基础上,市财政加大社会保障、扩大内需、环境保护等各项保民生的重点支出。1-10月份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同比增长27.05%。四是重点纳税企业贡献额增加。1-10月份辉丰集团、正大丰海公司、大富豪公司分别纳税3480.73万元、3122.53万元、1408.32万元,同比增幅46.87%、26.23%、41.6%;化工、食品加工、房地产、三产服务行业纳税稳定增长,纺织、建筑业等行业纳税企稳回升,规模企业和重点行业仍是财政收入的支柱。
3、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从总体看,全市财政收支形势还是很严峻的,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比较集中,具体表现在:一是财政收入短序时较多。截止10月底,一般预算收入距市委、市政府明确的13亿元目标,序时短收6241万元。二是收入税种之间不平衡。主体税种中的营业税、所得税增量不明显;增值税增幅偏低,与全省平均增幅差距较大,将影响到省对我市的财力返还。三是部门之间差距大。征收部门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平衡性,国税部门短收较为严重,地税部门从下半年开始,受房地产业等影响增速放慢,财政部门为弥补收入缺口,列收列支非税收入入库较多。四是规模企业税收贡献能力不强。重点企业入库税收占全市财政收入的比重下降,1-10月份全市40户重点税源企业入库税收2.72亿元,同比下降1.89%,按照年初确立的税收目标,短序时较多,40户重点税源企业中有24户入库税收负增长。五是收入矛盾突出。14个镇中仅大中、方强、新丰三镇收入基本达序时,分别完成预算的88.18%、83.17%、82.87%,其他镇及两区缺口较大,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压力较大。六是财政平衡困难。年初财政支出预算本身就是一个缺口预算,加之收入短收影响资金4000多万元;保障扩大内需等重点工程配套支出6000万元;义务教育绩效工资兑现6050万元;离休干部房补700万元;发放乡镇企业退休职工生活补助金市财政补助2000万元等等。这些因素使得财政资金调度非常困难,为保证工资及正常运转,财政预算内已向省财政超调2.3亿元资金。同时,以上支出年初没有预算或者预算安排不足,再加上国地税收入短收较多,今年财政平衡将十分困难。
二、市本级财政预算调整方案
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2009年财政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发生了一些变化。财政收入方面,年初考虑到金融危机的影响,确定的收入增幅偏低,加之盐城市政府重新明确收入任务,市委、市政府提出高目标追求;同时考虑部分增收因素,因此,财政收入预算需要作相应调整。财政支出方面,教育等刚性增支因素影响财政支出预算的实施;收入缺口较大,列收列支的国资经营收益、行政性收费增加,支出要作相应调整。为了更好地完成今年的财政收支任务,需要对年初的全市财政收入预算及市本级财政收支预算进行调整,调整方案如下:
1、财政收入预算。年初市人代会批准的全市财政总收入预算为188000万元(不含基金),考虑到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国税增值税短收因素,建议调整后的全市财政总收入预算为206400万元(不含基金),比年初预算增加18400万元。年初全市一般收入预算为115000万元,调整后的全市一般收入预算为130000万元,比年初预算增加15000万元。年初市人代会批准的市本级财政总收入预算为93660万元(不含基金),调整后的市本级财政总收入预算为112060万元(不含基金),比年初预算增加18400万元。年初市本级一般收入预算为68800万元,调整后的市本级财政一般收入预算为80205万元,比年初预算增加11405万元。
2、财政支出预算。年初市人代会批准的市本级财政一般支出预算为125282万元,预算执行过程中,新增刚性支出 23490万元,主要项目是: 1、教育专项支出4850万元。根据国家、省出台的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的文件规定,增支达6050万元,除动用上级补助1200万元外,仍有4850万元需要调整追加支出预算。2、新增地方配套资金840万元。中棉紫光、丰东公司科技成果转化各200万元、270万元,丰港生化污水处理270万元,农技中心标准粮田100万元。3、国资经营收益、行政性收费支出17800万元。由于收入缺口较大,列收列支的国资经营收益增加较多,相应增加支出15000万元,行政性收费相应增加支出2800万元,上述增支因素需要调整预算,调整后的市本级支出预算为148772万元,比年初预算增加23490万元。另外为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强地方配套资金和扩大政府投资的能力,经省政府批准,核定分配大丰市地方债券(财力性转移收入)3500万元,用于我市扩大内需配套资金支出。根据江苏省财政厅关于转贷2009年地方政府债券有关问题的通知(苏财预[2009]28号)文件精神,地方政府债券收支报市人大常委会批准,我市地方债券资金具体安排项目如下:1、人民医院病房大楼700万元;2、南阳、草庙、新丰乡镇卫生院病房楼建设各50万元,共150万元;3、垃圾填埋场1000万元;4、新增农村公路改造500万元;5、竹港闸下移工程500万元;6、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650万元。
3、财政平衡情况。年初人代会批准的财政收支预算,市本级当年收支相抵,财力缺口8500万元。本次预算调整,市本级增加一般预算收入11405万元,相应增加部分财力,加上省分税制财政体制调整新增部分转移补助,增加的财力与新增支出基本持平。因此调整后的市本级财政预算,当年收支相抵,财力缺口为8900万元,对这一缺口,通过调减压缩支出、调入预算外资金等途径来弥补解决,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最终确保市本级当年收支平衡。
三、最后一个多月的工作冲刺措施
今年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距完成全年一般预算收入目标还相差27908万元,差距较大,加之面临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完成全年收入任务压力超常,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一步落实征收责任,加大组织征收力度,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下一步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分解细化目标。认真分析1-10月份财政收入形势,排缺口,找差距,做好财政收入任务的细化分解落实工作。各征收部门将严格按照目标落实到税种、落实到企业、落实到责任人,算好时间账、任务账、进度账,把收入目标进一步排细夯实,采取切实有效的征管措施,排出完成时间进度表,做到目标明确、要求明确、责任明确,以任务加压力,以压力促征收,确保收入任务完成。
2、突出征收重点。突出重点部门,开发区一般预算收入勇当全市第一,港区完成一般预算收入3.2亿元,大中勇当盐阜第一镇;新丰、西团、南阳三镇财政总收入超亿元;大桥、小海、方强三镇一般预算收入超千万。突出重点企业,40家规模企业家家服务到位,解决实际困难,做到满负荷生产,力争多挑重担、多作贡献。突出重点税种,增值税争取完成年初预算任务,营业税力求赶上周边先进县(市),所得税确保取得新突破。
3、创新征管方式。国税部门强势推进增值税行业税负达标,对不同行业下达所得税最低贡献率,提高所得税贡献率。地税部门突出重点行业、重点税种、重点税源,推行精细化征管;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强化大要案、有影响案件、上级交办案件和偷税案件的查处力度;开展服务业、娱乐业、建筑安装业、金融保险业和部分高收入行业的专项检查;强化对长期负申报、零申报,微利经营、跳跃式盈亏、长亏不倒企业的检查。财政部门突出契税、耕地占用税的征管,同时不放松非税收入的组织征收。
4、拓展增收空间。积极扩大生产企业自营出口,做大做强已开展业务的自营出口企业,引导、推动小规模工业企业委托代理出口,实行主管部门专人帮助代办服务制度。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协调好关联企业的税收,扩大税源基础,积极运用政策,确保再生资源税收征管。鼓励招商增税,制定出台新增税收奖励办法,加大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同时,坚持依法纳税,保护和监控税源,强化税收征管,维护企业税负公平。
5、科学统筹支出。为了缓解调度资金压力,顺利实现全市财政收支平衡。根据预算安排,将保工资放在首位,确保扩大内需、社会保障等民生重点支出,压缩调减一般预算支出,根据项目和工程进度结转部分支出,科学化、精细化统筹安排财政支出。
6、严格考核奖惩。按照市委、市政府落实的财政收入目标任务,进一步调整和完善财政收入考核机制,细化考核目标,跟踪督查问效,坚决做到奖惩兑现,奖罚分明,不打和牌,促进各征收部门、各镇及两区加快完成收入目标任务。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完成今年的财政收入目标,责任重、压力大,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关心支持下,克服困难、扎实工作,确保完成全年财政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