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您现在的位置: 大丰人大 >> 监督视窗 >> 专项工作 >> 正文
 
 

关于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全市农业现代化建设情况的审议意见》情况的汇报

大丰人大政府信息网·(2013/12/2 11:09:36)·专项工作

2013年11月25日在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13次会议上

市农业委员会  丁仁俊

 

各位主任,各位委员:

今年5月份,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9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农业现代化建设情况的汇报,作出了《关于全市农业现代化建设情况的审议意见》(大人发〔2013〕15号)。为此,市政府高度重视,以开展农业现代化工程突破年活动为契机,重点围绕实施农业现代化十项行动计划,出台一系列相关文件和考核奖惩措施,经过近半年的努力,我市农业现代化工程取得显著成效。现根据会议安排,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就审议意见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突出农业园区建设,强化带动功能。 一是市级农业园区档次显著提升。盐土大地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丰收大地重点打造创意农业和种苗产业,大地丰收农业创意产业园是国内首家集农业项目规划设计、咨询培训、科技成果展示、品牌设计推广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农业现代服务业平台,得到省委分管领导的充分肯定。二是镇级农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目前全市12个镇级万亩现代农业园区规划文本已形成,并全面启动实施。集旅游、观光、生态于一体的草庙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希望田野,核心区6000亩,辐射面积达30000亩。庄稼乐园、农家餐饮园、草庙镇植物园、垂钓中心、QQ农场等一批现代农业新景观的即将全面建成。今年被盐城市认定为盐城市市级农业园区。南阳镇金色阳光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由南京农业大学编制规划,核心区3000亩,规划1.2万亩,其中500亩的启动区已全部建成,柿子、韭菜、辣根三大功能区效益可观,辐射带动明显,基础设施全部建成,彰显现代农业与优质农产品深加工的南阳特色。定位休闲观光的新丰镇农业乐园----荷兰花海,去年4月中旬启动,花了近1年的时间已建成运营,成功举办了草坪、冷餐Party,“情系郁金香,缘定爱情海”集体婚典,荷兰花海春光好·乡村游暨无锡盐城旅游年启动仪式,首届摄影大赛,恐龙嘉年华等活动,先后接待游客7万人次。10月1日的集体婚礼,游客接待量达10万人,《新闻联播》、腾讯新闻首页均有报导。白驹、草堰、刘庄、万盈等镇初见雏形。其他镇级园区亦已动工建设,2014年将全面对外开放。镇级园区目前流转面积0.93万亩,建成面积0.83万亩,已入园项目16个,投入资金2亿元,其中向上争取项目资金1000万元,鼓励企业入园25个。拥有高标准养殖鱼塘1.5万亩的东方绿洲高效渔业示范园,通过整合滩涂土地资源进行有序有效开发利用,已走出一条集种、养、加为一体的沿海滩涂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子,是44万亩大丰滩涂的发展方向。三是农业园区的奖励力度加大。根据大发〔2012〕22号文件,获省、市级认定的园区,市政府分别奖300万元、100万元;对由丰收大地创意园规划的镇级园区,市政府奖补60%的规划费。强化农业园区辐射带动功能,积极开展科技、种苗、品牌、销售等服务,带动千家万户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初步形成政府指导、企业入园、农民参与共建园区的格局,促进了农业园区的良性发展。

二、突出规模高效,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一是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重抓双草线、204国道、沿海高速、上海农场线、226省道、临海高等级公路 “六沿”高效农业示范带建设。全年高效农业面积达105万亩,较上年同期新增10.5万亩;新增设施农业面积2.5万亩,其中,设施农业千亩片10个,完成盐城市7个任务数的144%。全年设施农业面积达17.5万亩,亩效益万元以上面积超过25万亩,较上年新增6万亩;新增设施种植业一户一棚1.1万户,其中,2亩以上412户,1629.4亩。设施种植业的比重上升到11.27%。二是全面启动蔬菜保供基地建设。提升设施装备水平,大力推广“两网一灌”生态栽培技术,今年按时序完成了南阳镇万亩蔬菜保供基地建设的任务,2016年确保大中、新丰两镇再建成一个万亩蔬菜保供基地。三是加快现代养殖业基地建设。今年新增百万养殖小区12个,完成盐城市下达8个任务数的150%,新增设施养殖业一户一棚(一个标准棚及以上)328户,392个。规模养殖比重已上升到91%。新增高效渔业5万亩,占3.5万亩时序任务数的143%,新增高效设施渔业面积1.2万亩,占1万亩任务数的120%。四是巩固壮大优势特色产业的基地。围绕“选择优势、壮大特色,形成主导、做强产业”的发展方向,重点发展大蒜、特经蔬菜和盐土农业等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的特色产业基地。以大中、南阳镇为中心的大蒜产业,正在向新丰、三龙、万盈、草庙等镇辐射;以大中、南阳镇为中心的特色经济林果、花卉苗木基地正向新丰、西团等镇辐射;以草庙、大桥镇为中心的西瓜和青椒特色产业正向万盈、小海等镇辐射;以三龙镇为中心的冬瓜、羊角椒特色基地正在壮大。耐盐经济植物、滩涂种养、海水蔬菜生产及加工、耐盐苗木扩繁与绿化、滩涂万亩有机稻生产与加工等在省内乃至全国有知名度有影响力的沿海特色项目正得到重视和开发。 10月12-14日由农业部乡镇企业局、江苏省农委和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江苏省最具魅力休闲乡村展示暨第九届中国·南京嘉年华”活动上,恒北村获“江苏最具魅力休闲乡村金牌村”殊荣。五是扩大高效农业保险覆盖面。推进高效农业保险向特经蔬菜、花卉、生猪等领域拓展。今年全市农业保险保费7671.08万元,其中高效设施农业的保险保费2741.46万元,高效农业保险费在农业保险中的比重达35.7%。比上年提高7.9个百分点。

三、突出转型升级,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树立现代农业的理念,把农业、加工业、旅游业等有机结合,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农业转型发展,扩大农业的综合效益。一是积极引导“三资”投入农业,兴办农业龙头企业。今年新上农业龙头企业16个,总投资38.65亿元,已完成投资13.208亿元。形象进度较好的农业龙头企业有:总投资13亿元从事海洋生物活性产业化项目的江苏明月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5.2亿元从事粮食加工转化白酒、黄酒、保健酒的生产经营企业江苏人酒业江苏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从事食用菌深加工的江苏久禾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美元,新上20万吨粮食仓储加工项目的大丰凯华集团有限公司;木材产业园新上的2个亿元项目----大丰市隆佳木业有限公司和江苏森丰木塑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新扩种鸡场标准化鸡舍10000多平方米的盐城温氏畜牧有限公司;二期工程竣工投产年供苗猪20万头的种猪场;在草庙投产运行的大型猪场,存栏母猪8000头的上海沁侬牧业;在我市东沙滩涂新增浮筏式紫菜养殖面积5000亩,新上一次加工机组5台套的海源水产食品有限公司。二是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建设。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830个,其中新发展33个。全市农民入社20.3196万户,占比96.57%。新发展家庭农场45个。三是大力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把农业和旅游业结合起来,如草庙的希望的田野;把生态休闲产业与农业园区建设结合起来,如南阳的金色阳光、草堰的晶源农业生态园、九州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园;把农耕文化与旅游元素结合起来,如新丰的荷兰花海、大中的梨园风光。不断打造新亮点,形成新特色。

四、突出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农业持续发展的动力。一是加强农业推广体系建设,提高服务“三农”水平。镇”五有”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全面建成,总额144万元仪器通过招投标发放到位,农技推广统一标识、工作责任制度全部上墙。腾出232个事业编制,对2004年农口改革落聘的人员进行考试竞聘上岗,既解决了改革历史遗留问题,又解决了镇农技服务人员不足的矛盾,保证了农技推广队伍的稳定和功能的发挥,激发了镇农技服务体系开展为农服务的活力。在今年由市纪委组织的全市七个行业单位四位一体行风评议活动中镇农技中心考评分值位列中上游。 二是开展农业科技服务“百千万”工程。今年累计选聘技术指导员300多人次,培植科技示范户3500多户,示范带动3.5万农户,普及主推品种43个,主推技术30多项,农业实用技术入户率达到100%,到田率96%以上,形成了专家进大户,大户带小户,示范户帮农户的农技推广模式,推进了农业科技与生产的直接融合,实现了科技成果的迅速转化。三是强化农村信息平台建设。在开通 “12316”惠农服务平台的基础上,今年在全市196个行政村又新建了“一点通”触摸屏信息服务平台,将信息服务网络延伸到村。四是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提高持证农民的比重。今年已完成项目培训及我市自主持证农民培训8000人以上,其中镇农民持证培训4200人以上。大桥、万盈、西团、白驹、草庙、万盈、小海等镇已全面完成持证农民培训任务,10月底各镇已完成镇持证农民培训3450人,占全年镇持证培训目标任务的82.14%,其它未完成目标任务的镇正在大力推进。全市农民持证率达到18.6%。比上年提高5.74个百分点。

五、突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一是加大农业标准化建设力度,打造我市品牌农业大市的形象。扩大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的比重,今年我市“三品一标”基地培育成效明显。全年新增“三品”面积49.23万亩,认证“三品”总数83个,其中,35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已通过国家验收。超额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任务。全市累计“三品”总数为241个,“三品”基地174.51万亩。其中,种植业149.92万亩,水产品24.59万亩,农业“三品”基地占全市耕地面积的比重达85%。二是加强农产品检测,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实行生产过程全程控制,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镇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市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全年计划新招6人,充实2人,强化农产品的监管。今年在省农委组织的全省蔬菜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中蔬菜样品6个批次180份,抽样合格率98.33%,全面完成蔬菜农药残留例行监测合格率96%以上的工作目标。三是巩固村庄环境整治成效。“3+1”工程全面扫尾。216个村、1844个自然村庄点的康居乡村创建任务已全面完成。其中,三星级康居乡村达到10个,二星级康居乡村18个。农村环境全面进入长效管理。建立了市、镇(区)、村三级联动监管考核机制,对村庄、路道、河道和绿化实行“四位一体”长效综合管理。全市配备保洁员1900多名,经费按照镇(区)为主体,市财政适当奖补,村集体适当补贴的原则。全市长效管理经费每年约2000万元,市财政每年奖补680万元。四是推进绿色大丰、美丽乡村建设。突出生态防护林、骨干河堤绿化、绿色通道、农田林网和村庄绿化等建设重点,提升林业发展水平。全市完成成片造林20380亩(其中沿海防护林8000亩),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25万亩,四旁植树256.96万株,新建省级示范村12个,建设绿色通道130公里,完成绿色盐城建设春季重点工程27项,其中农村村庄绿化重点工程10项。被盐城市委、市政府授予绿化会战工程建设特等奖。连续7年被省林业局表彰为“绿色江苏建设先进市(县)”,2013年2月又被省绿化委员会授予“2003年至2012年绿色江苏建设突出贡献奖”。五是积极探索秸秆综合利用多种途径。组织召开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综合利用现场演示会18次,举办技术培训班20期,印发各类宣传资料78000余份,出动宣传车480车次,悬挂横幅530条,张贴标语4200张,完成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55.6万亩。建立了以企业为龙头,农民经纪人、合作组织、农户参与,政府监管、市场化推进的合理高效收贮体系,培植秸秆收贮农民经纪人300多人,新建成秸秆收贮中心7个,秸秆收贮中心增至18个。大力发展食草畜禽的饲养规模,提高秸秆青贮用量,最大限度地实现秸秆过腹还田。同时积极推广生物质堆肥、氨化饲料、食用菌利用、碳化、板材加工等,提高秸秆附加值,引导农户从根本上解决秸秆露天焚烧、抛入水体等问题。全市成立14个督查工作组全部驻点到镇,与挂钩镇(区)实行捆绑式考核奖惩,实行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禁抛工作责任追究制。六是合理规划建立畜禽养殖集中区,配套完善基础设施。深入开展了畜牧生态健康养殖、畜禽良种化、动物防疫规范、新型畜牧合作经营模式、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畜产品质量安全等“六大”示范创建工作。引导养殖户逐步向养殖区集中,建立处理池或沼气池,实施畜禽粪便的综合处理,今年按时序完成了户用沼气池4400只(其中省级项目1300只、国债项目3100只),完成规模养殖场沼气治理工程27处,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大型项目5处,农村沼气服务网点9处,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发展与环境的矛盾,改善了农村环境。

尊敬的各位主任,各位委员,农业现代化工程是省委、省政府重抓的“八项工程”之一,也是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抓手。今后,我们将围绕全省农业现代化新的指标体系,以更加强烈的机遇意识,更加有为的使命意识,更加紧迫的责任意识,奋力拼搏,锐意进取,为我市早日实现农业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

 
【 文章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次数:2574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大丰区人大常委会版权所有 苏ICP备090749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