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您现在的位置: 大丰人大 >> 监督视窗 >> 专项工作 >> 正文
 
 

关于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情况的汇报

大丰人大政府信息网·(2012/10/9 15:37:28)·专项工作

——2012年9月27日在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  汤云庆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市十四届人大常务会第五次会议安排,我受市政府委托,向会议汇报全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请予审议。

多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致力推动文化强市建设,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各项工作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先后获得“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示范县(市)”、“江苏省群众文化先进县”、“江苏省文化民生建设先进集体”、“江苏省农家书屋建设先进单位”、“江苏省有线电视示范县(市)”、“江苏省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先进集体”、“江苏省新闻出版系统先进集体”、“江苏省文明单位”等命名和荣誉称号。2011年底我市被省文化厅、财政厅命名为首批“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省共10家,我市为苏北获命名的唯一县(市)。今年9月,我局作为全省5家“全国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先进集体”之一、苏北唯一的综合先进集体上报国家人社部、国家广电总局表彰。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初步实现了苏北争第一、省内有位置、全国有影响的目标。

一、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文化产业是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其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附加值高,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任务。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省、市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手抓”、政府投入与体制改革“两推进”、促进繁荣与加强管理“两结合”,推动全市文化产业进入了一个加快发展的新时期,主要表现为五个“新提升”:一是文化产业总量规模有了新提升。文化产业增加值近年来连续保持10%以上的增速,2011年超过7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由“十一五”初的不到1%提高到近3%。二是文化产业新业态比重有了新提升。创意设计、影视生产制作、动漫游戏、数字出版等文化新业态发展提速,初步建成1个省级创意设计产业基地,规划建设2个影视基地,建成省级基地1个,引进兴办动漫游戏等产业项目5个,形成影响力的文化旅游项目超过10个,文化新业态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持续扩大。三是文化产业服务平台建设有了新提升。着力打造国际麋鹿节、麋鹿生态国际旅游节等重点文化活动品牌,麋鹿文化旅游产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集聚效应日益扩大。常态开展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及日、韩、香港等重点招商会,搭建了文化交流、展示平台,推动本土特色文化走出去,拓宽了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四是文化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有了新提升。围绕加快文化市场主体塑造,通过政策扶持,开展多元化经营,引进、培植了一批业态多样、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企业。东方1号创意产业园已初步确定为省第四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五是文化市场管理水平有了新提升。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切实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加快组建文化行政综合执法机构,积极推进网吧连锁、“扫黄打非”、软件正版化以及传媒机构、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等工作,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具体工作和主要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真制定完善规划和指导意见,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进一步科学明晰。市委、市政府将文化产业发展纳入了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总体规划,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市第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都对文化产业发展作出了具体部署。市发改委、文广新局协同制定了全市“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文广部门先后制定和提出了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科技进步为手段,以政策法规为保障,以文化企业为主体,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新兴文化业态,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建设,培育一批知名文化产业品牌,加快推进文化产业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使我市文化产业总体实力达到苏北先进水平。总体目标到2015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30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6%,成为我市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围绕上述思路和目标,重点发展创意设计、广播影视、文化旅游、出版印刷、网络及动漫服务等文化产业,实施重大项目带动策略,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塑造培植麋鹿文化、创意文化、知青文化、湿地文化、水浒文化等品牌,培育文化市场主体,不断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现代文化市场体系。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加大财政投入、提供政策及人才保障等措施来不断加快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加强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和服务功能建设,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一是重抓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十一五”前后,全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总投入超过10亿元,总建筑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通过实施市级标志性文化工程建设,来提升城市的文化品味,做强公共文化服务的龙头。先后投资2亿多元,建成了市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施耐庵纪念馆等“五馆”。市文化馆、市图书馆均为国家一级馆。在苏北县级首家建成了独立的少儿图书馆。大丰剧院被省文化厅命名为江苏省明星剧场。大丰影城实施数字化改造,建有4个多功能电影厅。总投资3.5亿元的市奥体中心于2010年建成投入使用。总投资6.6亿元,总建筑面积达6.97万平方米,融大剧院、音乐厅、露天文化广场等为一体的文化会展中心2010年6月破土动工,计划2013年底建成对外开放。二是注重大中型文化主题公园等公共文化活动空间项目建设,做大公共文化服务阵地。近几年来,市先后投入重金,建成文化主题公园和市民广场超过10个。总投资2.5亿元、占地700亩的东方湿地公园及银杏湖公园、常新公园等一批公园已成为广大市民开展文化活动和健身休闲的最佳去处。总投资5.5亿元,占地1900多亩的斗龙生态主题公园正在建设之中。“幸福广场”群众文化及健身休闲娱乐“天天练”、“天天演”,已成为文化惠民的一个品牌。三是以统筹城乡公共文化一体化发展为重点,不断加强镇村、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固本强基,夯实公共服务网络基础。2009年,市政府按照每镇补贴40万元的标准, 12个镇全部建成了面积不低于700、集图书借阅、报刊杂志阅览、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教育培训、排舞健身等活动服务项目不少于10个的标准文化站,所有项目全部免费开放。全市209个村54个社区文化活动室面积均在100平方米以上,对外开放项目达到4个以上,主要指标全部超过省颁标准。建成达标“农家书屋”214家,实现了全覆盖。

(三)整合产业资源,构建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我市瞄准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突出龙头企业的领军带动作用,加大文化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力度,以园区建设带动文化产业发展。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势头。

1、文化创意产业。围绕以东方一号创意产业园为核心,形成一批创意产业园区和产业群,将我市打造成长三角区域重要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的目标,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不断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水平和层次。东方一号创意产业园已经初步建成江苏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11年先后参加了苏州、深圳等两次全国性的文化产业博览会,在省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目前正在实施二期工程,计划总投资15亿元。到“十二五”期末,计划引进创意设计公司超百家,设计产值超亿元。以开圣知青影视基地为核心的北上海创意文化园区和白驹玩具创意产业园区正在规划建设之中。

2、广播影视产业。全市现有线电视用户超过20万户,广播电视入户率列全省前列。2012年6月,我市开圣知青影视文化基地被省广电局命名为“江苏省影视基地”,并被列为2012年度省文化产业引导资金项目。目前正在拍摄和筹拍《海丰少年》、《北上海1950》等影视作品。计划将该基地逐步建成华东唯一、全国最具规模和影响的知青影视文化基地。

3、新闻出版、印刷产业。目前全市共有印刷企业84家,书店105家,复印106家,年创产值2.5亿元左右。大力推进企业规模化经营和科技创新,鼓励企业发展数字印刷,建立印刷品设计(创意)中心,提升研发设计能力,发展快速、高效、个性化印刷。今年上半年,市人民印刷有限公司的数码印刷项目通过了省文化产业引导资金项目认证。

4、网络和动漫服务产业。我市现有网吧60家,游戏厅77家,年创产值3500万元。在传统产业稳步发展的同时,以动漫游戏为代表的新兴业态项目落户进一步增多,总投资2.5亿元的华特利动漫科技、总投资8000万元的海贼王动漫主题公园等项目都在积极推进。

5、文化旅游产业。文化是灵魂,旅游是文化产业的重要载体。我市作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拥有发展文化旅游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拥有麋鹿文化、知青文化、水浒文化、海盐文化、红色文化、移民文化等众多的文化品牌,国际麋鹿节、麋鹿生态国际旅游节连续举办多届,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每年都吸引国内外大批的游客到大丰旅游观光,极大地拉动了我市旅游经济的发展。2011年全市旅游景区接待观光旅客达139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 2亿元。

此外,演艺娱乐产业、工艺美术产业、体育健身休闲产业、文化会展产业都呈现出加快发展的势头。

(四)着力培植骨干龙头企业,带动文化产业发展。东方1号创意产业园是市委、市政府重点打造的苏北首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吸引了国内外一批创意设计知名企业入驻园区。市委倪书记、市政府陈市长亲自主导园区的规划建设,经常深入园区,会办解决问题,支持推动园区发展。2012年5月19日,东方1号创意产业园参加了第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倪峰书记亲自到场主持东方1号的开展仪式。东方1号创意产品体验中心、江苏省旅游产品展示交易中心已建成营运,被省旅游局命名为“江苏省旅游商品研发基地”,列入省现代服务业重点推进项目。上半年该园区通过了省文化产业引导资金项目验收认证。

(五)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园区建设,增强积聚发展效应。目前已经形成了以东方1号为龙头的创意产业园区,以开圣知青影视文化基地为龙头的“北上海创意文化产业园区”,以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龙头的麋鹿生态旅游度假区等一批产业园区。正在建设以海贼王动漫主题公园为龙头的动漫文化产业基地,以古盐运集散地、施耐庵纪念馆、吴王故里文化园为主线的通榆河旅游观光文化产业带、以白驹玩具产业为主的大丰玩具创意设计园区等一批园区基地。

(六)打造文化精品和品牌,加强文化产业内容建设。对于文化产业来说,内容永远是根本,是核心竞争力。只有牢固树立内容为王的观念,通过文化创意和文化品牌的打造,着力提升文化产品的内涵和质量,以内容赢得产业发展优势,把优质的文化资源转化为优秀的文化产品,转化为竞争实力。“十一五”以来,我市不断挖掘特色、培植品牌、打造精品,努力扩大文化的影响力,为文化产业的内容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积极挖掘文化资源,重点培育、打造具有大丰特色的公共文化活动品牌,创新服务载体。多年来,我市坚持以鹿为媒,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先后成功举办九届中国大丰国际麋鹿节,三届麋鹿生态旅游节。麋鹿文化品牌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效应已日益凸显,大丰城市的文化知名度、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围绕办好重大节庆和地域传统文化特色活动,每年都举办大中型文化活动20余次。先后邀请东方歌舞团、中国武警文工团、上海爱乐乐团、比利时皇家管乐团等重量级文艺团体来丰演出。市民看戏,政府买单,高雅文化产品和艺术精品走进了寻常百姓的生活。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文化建设上既重视以精品、品牌引路,又注重引导和广泛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截至今年,全市已举办大中地区风筝节24届、少儿艺术节12届、青年歌手大赛6届、戏剧小品汇演6届、农民读书节3届。

精品,是文化工作的追求。近几年来,我市文艺工作者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着力推出一批叫得响、传得开的精品力作,先后获得国际、国家、省以上大奖的作品达100多部(件、次)。音诗画节目《我们从瑞金走来》,代表江苏省晋京参加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为了公平正义”大型文艺晚会演出。小品《天堂里的眼睛》荣获华东六省一市小品大赛金奖及江苏省第八届“五星工程奖”金奖。瓷刻作品《水浒108将》、《麋鹿王》分获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国家级特别金奖。摄影家杨国美的作品《对话》,在斯里兰卡第56届国际摄影展中获唯一金奖。吴奇的《春风又绿》获“五彩昆山·水墨玉峰”江苏省书、美、摄作品展书法类金奖。

(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形成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全市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制定和即将出台《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创意设计产业发展的激励政策意见》等文件,从建立文化产业引导资金,加大土地、税收、财政等要素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等方面。提出了明确意见。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文化产业发展会办会,研究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形成了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工作合力和良性机制。

在肯定文化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1、抢抓机遇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识需要进一步强化。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鲜明地提出了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是增强综合国力、满足人民精神生活的需要,是优化文化经济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现阶段贯彻六中全会精神,从中央到地方对文化产业的关注度已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文化产业的发展迎来了一个黄金发展期。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各地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极。我市的文化产业近年来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同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机遇,进一步强化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识,力争尽快使文化产业成为我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2、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目前我市的文化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发展速度不够快。近两年我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明显低于全市国民生产总值增幅。同时,文化产业在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一些区(园)、镇文化产业较为薄弱。二是产业结构不够优。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外围层相关层多、核心层少的问题依然突出。文化产业增加值的70%以上来自传统产业。三是发展后劲不够足。近两年全市文化产业投资占整个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明显偏少。在产业初兴阶段,投资拉动的动力明显不足。四是骨干企业不够多。“小、散、弱”的问题比较突出,集约化程度不高。到去年年底为止,全市有600多家文化企业,年经营收入过亿的还没有。五是科技含量不够高。科技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高端研发、创意产业相对滞后,缺乏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有效平台。文化产业人才比较短缺,特别是缺乏专业技术和文化创意方面的中高端人才。

3、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进一步提档升级。“十一五”期间我市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走在了苏北前列。但是,最近几年,各地纷纷加大了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我市已经没有优势可言。市文化馆、图书馆馆舍老旧、设施落伍,同我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已不相匹配。尤其是市图书馆是在原农展馆的基础上改造而成,存在先天不足,缺少消防设施,并且楼层承重无法达到图书馆的要求,存在安全隐患,急需另择新址,重建新馆。镇、村文化站、文化室虽初具规模,但设施设备配套不足、活动项目较单一,服务功能不全。

4、文化体制改革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文化广电合并之后,局、台、网框架初步形成后,还需进一步加快与省合作,组建广电网络公司,发展数字电视、互动电视,全面提升广播电视综合实力,做强主流媒体,壮大舆论阵地。市歌舞团承担着全市大中型公共文化活动及送戏下戏等公益性文化工作职能。由于该团是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多年来经费短缺,运转困难。如何走出困境,通过改革求得生存和发展,还需要科学决策,稳步推进。市电影站、大丰剧院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需要不断增强造血功能,提升市场竞争力,逐步推向市场。

5、文化广电事业产业发展的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新的时期,由于宏观政策环境的影响,文化广电事业发展特别是广电工作遇到一些新的问题,如大丰广播电视台是主要从事广播电视公益性宣传的事业单位,多年来的运转经费主要依靠广告经营来维持支撑。由于近年来新媒体业务、互联网业务发展加快,加之国家“限广令”出台及广告监管力度不断加大,电视广告经营已逐渐无法支撑电视台的运转,特别是新闻宣传工作已经受到一定影响。2012年上半年中央、省先后召开了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工作会议,省明确到2015年底,全省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到时将关闭模拟电视信号。我市计划2013年底基本完成有线电视数字化整转。完成上述任务,压力大、时间紧,如果不能确保在计划时间内完成任务,则将会严重影响全市广大群众正常看电视、听广播,影响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保障。目前,同省网络公司的合作模式已经基本确定,我市广电网络公司的组建也在实施之中。需要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广播电视户户通工作和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的支持力度,从工作指导及资金、政策等各个方面给予支持。

上述问题,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下,我们将立足自身,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加以推进和解决。

二、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全社会要进一步重视文化“软实力”建设

从一定意义上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文化软实力对综合竞争力起着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文化建设相对于经济建设而言,不是软任务,而是硬任务,要用与经济建设同样的力度抓紧、抓实、抓好,始终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建议要进一步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围绕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把文化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和把握文化发展规律,把文化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同部署、同安排、同实施、同检查、同考核,定期研究,协调解决文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真正体现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同步发展,扎实推进文化强市建设,不断增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二)不断健全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围绕打造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目标,一是突出市级标志性文化工程建设。重点抓好文化会展中心工程建设,规划建设面积8000——10000平方米的市图书馆新馆。二是进一步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便利性、均等性。继续加大“送”文化力度,深入社区、镇村开展图书、演出、展览、培训等流动文化服务,提高群众的满意率。三是进一步提高文化场馆服务功能。重点抓好管和用,推行标准化、规范化的免费服务,提高使用效率。四是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创新能力。加强公共电子阅览室、数字图书馆等建设,提高文化数字化建设水平。五是进一步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产业支撑力。着力培植支柱产业,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加快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在推进集聚发展上下功夫

一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快建设一批具有重大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整合文化资源,形成发展优势,带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今后几年,重点建设东方1 号创意产业园、北上海知青文化产业园、大丰市开圣知青影视文化基地、大丰市广电有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大丰市文化会展中心、中华麋鹿园、幸福公社、海贼王动漫主题公园、白驹玩具创意产业园、江苏华特利动漫科技有限公司、大丰古盐运集散地、草堰吴王故里文化园、水浒文化街等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强化政策扶持,选择一批起点高、前景好、具备实施条件的重大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对正在建设和已经规划及启动建设的项目进行分类指导,积极实施建设。二是着力打造一批产业园区和集聚区。利用文化产业园区集聚资金、资源、人才的优势,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推动文化产业集聚、集群化发展。一方面,做大做强现有的文化产业园区;另一方面,扶持新的产业园区的立项、建设、发展。积极培植申报国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三是不断优化文化产业空间布局。根据我市文化资源分布和产业特点,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形成重点突出、优势明显、城乡联动的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群。加快行业之间、区域之间的产业整合,形成规模经济效益。集中发展十大重点文化产业,即文化创意产业、广播影视产业、新闻出版、印刷产业、网络和动漫服务产业、文化旅游产业、演艺娱乐产业工艺美术产业、文化用品制造产业、体育健身休闲产业、文化会展产业。其中文化创意产业要着力在工业设计方面进行突破和提升,加快构筑动漫设计、包装设计、服装设计等公共设计创意产业平台,加快建设集研发、设计、展示、培训、交流、服务、商务等功能于一体的设计产业核心区,并形成相关创意服务产业链。积极创建全国工业设计和时尚设计基地、国家级创意设计城市。

(四)突出塑造培植文化品牌

开发利用全市丰富的文化资源,培育、包装一批区域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影响力大的文化产业品牌,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品牌的经济竞争力、文化感召力和辐射带动作用,提高文化产品附加值和增值能力,拓展发展空间,增强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集中打造十大品牌,即麋鹿文化品牌、创意文化品牌、知青文化品牌、水浒文化品牌、红色文化品牌、移民文化品牌、海盐文化品牌、海洋文化品牌、民间民俗艺术品牌、生态文化品牌。要加强对麋鹿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与开发,以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龙头,规划建设5A级文化旅游景区,持续举办国际麋鹿节、麋鹿生态国际旅游节等重大节庆和文化旅游活动,大力宣传推介麋鹿文化品牌。深入研究挖掘施耐庵、盐民领袖吴王张士诚历史名人文化内涵并赋予其时代精神,加强对名人故居、遗迹的修缮和保护,运用图书、影视、演艺、动漫等文艺作品加强宣传推介,全面提升品牌影响力,打造水浒文化品牌。依托我市港口、海洋、滩涂、岛屿以及盐土大地海洋科技馆、海洋产业研究院、海洋科教城等资源与载体,突出文化产业的海洋特色和涉海内涵的挖掘,大力发展海洋休闲娱乐、渔家乐、滨海旅游等重点项目,继续办好啤酒狂欢节等节庆活动,培育打响海洋文化品牌。

(五)加快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

突出做好文化产业与旅游及科技融合发展的文章。按照“发展大旅游、开拓大市场、形成大产业”的目标,加强旅游资源与文化品牌的结合,突出做好体现麋鹿、知青、水浒、海盐、民俗、生态、休闲文化等文化特色的旅游版块。重点培育国际麋鹿节、麋鹿生态国际旅游节等特色优势文化旅游节庆品牌,规划一二条黄金旅游线路,建设一批国内知名、省内有较大影响力的旅游精品项目,建成省海洋文化旅游中心区域和国家级生态旅游区。加大对文化旅游品牌在国内外的推介力度。着眼处于产业价值链高端的文化内容、创意成果和知识产权,一手抓发展壮大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印刷、广告等传统文化产业,一手抓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加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支持市主要媒体发展网络多媒体、移动多媒体等新兴传播载体,切实增强文化传播力和感染力。加强对原创性强、技术先进、能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前景良好的文化企业的支持,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的文化科技企业。此外,要推动文化产业与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相关产业文化含量,延伸文化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六)着力锻造精品力作,赢得产业发展优势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思路,完善艺术精品创作生产的论证决策机制、经费投入机制、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努力创作一批思想内涵丰富、艺术质量上乘、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佳作。“十二五”期间努力打造2-3个达到省级以上水平的舞台艺术精品剧目,争创省级以上文艺奖项1-2个,创作一批优秀剧本、剧目、小品、书法、美术、摄影等艺术门类作品在国内重大赛事、国际展览中获奖和展出。积极引导群众自主参与各种形式的文艺创作活动,建立群众文化优秀作品的创作、选拔、奖励和推广机制。

(七)强化保障,凝聚发展合力,推进文化事业、产业跨越发展

一是健全工作机制。把文化产业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健全完善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体制和工作格局,切实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引导和协调指导。文化广电新闻出版部门作为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将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把文化产业发展壮大行动分解成实实在在的工作项目和可操作的具体措施,明确责任分工和时间进度,有计划分步骤地加以落实。二是健全完善政策体系。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建议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方面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增加对文化产业的财政投入,建立市级文化产业引导资金。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对文化单位实行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资产和土地处置方面的优惠政策。继续执行文化体制改革配套政策,对转企改制国有文化单位扶持政策执行期限再延长五年。三是抓好队伍建设。深入实施高层次文化人才工程和高端紧缺文化人才培养引进计划,在文化产业不同门类造就一批业内知名的杰出人才和领军人物。加大高端创意人才和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引进力度,支持文化企业园区引进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对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创办文化企业的给予重点扶持。完善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对作出突出贡献者给予重奖。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已有良好的工作基础,也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今后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在市人大常委会的支持监督下,乘势而上,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确保完成“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工作任务,谱写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崭新篇章,为把我市建成文化强市而不懈奋斗。

以上汇报,如有不当,敬请批评指正。

 
【 文章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次数:8973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大丰区人大常委会版权所有 苏ICP备090749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