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市上半年农民增收情况的汇报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397 更新时间:2013/9/26 9:07:58

—2013年7月25日在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11次会议上

市农委   丁仁俊

 

一、全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挖掘农民增收潜力。按照现有产业基础进行区域布局,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突破高效农业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重点建设食用菌、大蒜、韭菜、茄果蔬菜、特色经济林果、大棚西瓜等特色产业基地。大力实施“一户一棚奔小康” 工程,坚持走“干部带头、群众参与、上下联动、共同致富”的道路,动员群众建大棚、建畜禽圈舍等发展设施农业,提高单位产出效益。今年以来,全市新增高效农业面积9万亩,其中设施农业面积2.3万亩,上半年高效农业面积累计建成50多万亩,其中设施农业面积15.5万亩,新增种植业“一户一棚”1.1万户,新增畜牧业一个标准棚以上的农户412户,新建大棚580个。新建千亩设施连片种植业基地12个。新建高效渔业5万亩,其中设施渔业1.6万亩。建成10万亩连片水产品养殖基地1个。春蚕发种 1.7万张,春茧均价每公斤51元,全市4300个养蚕户获春蚕茧销售收入3400万元,均价、养殖收益创历史新高。全市上半年蔬菜收获面积55.61万亩次,产量185.88万吨,效益为26.6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加0.25万亩次、增产2.06万吨,增收4.3亿元,农民人均增收802元。今年夏粮呈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创历史的好形势。全市夏粮面积94.98万亩,较上年增1.29万多亩,增幅1.38%;单产380.7公斤,比上年亩增4.4公斤,增幅1.2%;总产36.16万吨,比上年增9038吨,增幅2.56%。其中小麦面积67.68万亩,较上年增1.5万亩;单产387.9公斤,较上年亩增16.1公斤;总产26.25万吨,比上年增1.65万吨;产值6.4288亿元,比上年增1.4104亿元;油菜籽面积27.12万亩,比上年减5.18万亩;单产194公斤,比上年亩增5公斤;总产52613吨,较上年减13.8%;产值25248万元,比上年减4032万元。合计夏熟产值10.9595亿元,纯收益比上年增9295万元,农民人均增收173元。

二、大力招引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创新农民增收机制。一是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了农业龙头企业项目招引考核办法(大办发201371号文),对考核认定的项目按工业项目1:3计算招商引资额,纳入市重大项目考核。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开展农业招商引资,实现农业招商引资与特色基地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高效农业发展相结合。上半年完成“三资”投资总额9.52亿元,新办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项目8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个。二是积极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市委、市政府出台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的政策措施(大办发201343号文),实施“强农”行动计划,积极扶持建设一批与优势特色产业关联度大、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帮助企业创新技术、建设基地、开拓市场,增强对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带动能力。完善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鼓励龙头企业采取订单生产、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等形式与基地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带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让农民更多地分享产业化经营的成果。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131亿元、利税6.85亿元。今年虽然春节后出现了全国性生猪市场行情低迷,家禽业又受到4、5月份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的冲击等不利形势。在温氏集团等龙头企业的支撑带动下,我市规模养殖发展势头不减,除肉禽栏存有所下降外,生猪、蛋禽传统养殖上和山羊、毛兔等食草畜养殖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上半年统计,全市生猪饲养达119.27万头,其中栏存59.52万头,累计出栏59.75万头,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7.9%、10.5%和5.4%;家禽饲养量达3040.08万羽,其中栏存1127.45万羽,累计出栏1912.63万羽,分别与去年同期持平、下降18.5%和增长14.2%;山羊饲养量达64.51万只,其中栏存32.95万只,累计出栏31.56万只,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5.0%、5.3%和4.7%;家兔饲养量达307.21万只,其中栏存238.53万只,累计出栏68.68万只,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6%、3.1%和5.5%;奶牛栏存1.21万头,比去年同期增长13.1%。上半年累计畜牧业产值17.9亿元,比上年增7900万元;纯收益3.5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662元。温氏集团在草庙镇开工建设的第二个现代化生猪种苗生产基地一期工程已竣工并进入投产运营状态,目前两个种苗生产基地已累计栏存二元母猪1.3万多头,年可繁殖供应优质苗猪17万头;温氏种禽场进一步加大投入,扩建种禽舍,目前父母代种鸡已增扩至26万套规模,可年繁殖供应优质苗鸡2400万羽;温氏集团发展合作户918户,其中养猪户320户,养禽户598户,今年已累计上市优质三元肉猪6.5头、优质肉禽820万羽。

三、积极引导农民就业创业,拓展农民增收空间。一是建立健全农民就业创业管理和服务体系。健全全市城乡统一的劳动力资源管理制度,有针对性地帮助农民实现就业。按照“市有窗口、镇有站所、村有人员”的要求,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为农民提供就业、信息培训、政策咨询和职业介绍等公共服务,促进农民就业创业。二是努力拓展农民就业创业空间。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积极开发适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岗位,大力发展规模高效农业,鼓励扶持就地转移。大力开拓劳务输出市场,组织开展抱团劳务输出,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上半年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761人。

四、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民增收活力。一是加快推进农民专业合作。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积极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规范化建设,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法设立内部管理机制,完善财务管理、利益分配和民主决策制度,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全覆盖建设,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层次。今年以来全市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3个、新增成员0.59万人。二是积极推进农村土地合作。积极探索和完善土地流转方式,促进农村土地向龙头企业、种养大户集中,实现土地经营效益。积极发展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组织。今年以来新增土地流转5万亩,新发展家庭农场11个。三是稳步推进农民资金互助合作。按照“先发展后规范、边发展边规范”的要求,坚定不移地推进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建设。严格实行规模和风险“双控制”,加强监管,有效化解农民贷款难问题,促进农业有效投入增加。

五、提高为农服务水平,提高土地产出效益。紧紧围绕“产前、产中、产后”的产业链条,积极开展多层面、多环节的为农服务工作。一是提供信息。保证农民产前、产中、产后信息渠道的通畅和农业信息的有效性和及时性,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无形推手。上半年196个行政村安装了农业信息触摸屏,实现农业信息一点通。二是技术培训。依托农民培训、农业科技入户、高效农业等项目,开展对农技人员、种养大户、农民经纪人、合作组织负责人等各类农业主体的培训,帮助农民解决生产技术难题,提供技术支撑。进一步强化农村劳动力素质教育培训,努力实现农村劳动力由体力劳务型向智能创业型转变。注重开展现代农业技术和实用技能培训,提升发展理念,提高致富本领。今年以来培植农业科技示范户500户、培训农民2500多人。持专业证书农业劳动力累计2.05万人。三是落实政策。加大落实国家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以及促进农业生产的各种奖励措施,宣传主要农产品收购保护价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上半年累计发放国家、省各项补贴1.69亿元,农民人均转移性收入300元。在落实国家省市相关政策的同时,今年,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农业现代化工程建设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意见(大发[2013]22号)》文件,对设施农业、农业园区、农业龙头、农产品品牌、农民合作组织以及家庭农场等方面加大奖励力度。四是科技兴农。组织对各镇农口单位落聘人员进行统一招考,考录232人进入公益性农技服务队伍,提升农技服务水平。近年来随着新品种、新模式、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农业生产能力显著提高,作物单产水平不断提升,今年夏粮总产实现十连丰。随着三新技术的应用覆盖面不断扩大,防灾减灾技术的不断完善,农业上的增产增收潜力将进一步得到发挥。

我市农民增收工作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保持持续增收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主要存在问题:

一是种田比较效益偏低。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结构分析,目前家庭经营纯收入占总的收入一半左右,工资性收入上升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且上升较快。由于生产资料、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升高,病虫害、自然灾害越来越频繁,单产提升空间越来越小,农民种田收入增长缓慢。以稻麦两茬为例,小麦按平均亩产900斤,平均单价1.10元/斤,毛收入1000元,扣除亩生产成本370元(种子、机种、机收、农药化肥),纯收益630元;水稻按亩产1200斤,平均单价1.50元/斤,毛收入1800元,扣除生产成本900元,纯收益900元,全年亩生产效益1500元左右。

二是部分农产品价格波动性大,收益不稳定。除小麦、水稻主要粮食作物实行保护价收购外,其它农产品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一旦出现供大于求或供不应求,以及操控炒作等因素,农产品价格就会出现大起大落。尤其蔬菜与养殖业价格忽高忽低,年度间收益很不稳定。据6月20日调查,与6月10日的价格相比,监测的33个蔬菜品种“15降7平11涨”,其中跌幅超过15%的有洋白菜、生菜2个品种。

三是饲料、原料养殖成本不断上涨。从成本方面看,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保持较高价位,配合料也必然保持较高价位,加上工人工资及水电等成本激增,养殖户收益受市场因素制约明显。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