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您现在的位置: 大丰人大 >> 正文
 
 

区委办公室 区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接轨上海推进一区三基地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

大丰人大·(2018/12/31 16:20:22)·

  

北上海“飞地经济”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

 

为认真践行“两海两绿”发展路径,在盐城“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中打头阵,在“一区三基地”建设中作示范,努力打造全国飞地建设新样板,特制定北上海“飞地经济”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机遇,全面落实国家及省支持“飞地经济”发展指导意见,主动策应上海“五大中心”建设,充分发挥上海在我区的“飞地”优势,以沪苏省级合作共建园区——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为核心,努力打造全国家飞地建设新样板,为全区高质量发展走在苏北苏中前列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主要目标

充分利用上海大丰农场“飞地”纽带作用及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的影响力,加强服务上海建设全球卓越城市的核心功能,放大我区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疏解上海大都市的产业功能,实现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要素链全面融入上海,努力打造全国飞地建设新样板。2018到2020年,全区每年落户上海亿元以上项目60个。

(一)聚焦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加快建设北上海“飞地经济”核心区。2018年到2020年,沪苏集聚区每年落户亿元以上项目10个,其中落户5亿元以上项目3个,落户10亿元以上项目2个。

(二)聚力常州高新区大丰工业园,加快建设江苏南北共建高质量园区。2018年到2020年,常州高新区大丰工业园每年落户上海亿元以上项目5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1个,力争突破1个10亿元以上项目。

(三)聚力苏盐沿海合作开发园区,加快建设江苏沿海开发开放示范园区。2018年到2020年,苏盐沿海合作开发园区每年落户上海亿元以上项目5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1个,10亿元以上项目1个。

(四)聚合大丰经济开发区、大丰港经济区和高新技术区,打造北上海“飞地经济”区承接上海产业新高地。2018年到2020年,经济开发区、大丰港经济区和高新区每年分别落户上海亿元以上项目10个,10个和5个。其中落户10亿元以上项目共3个。

(五)镇(街道)每年落户上海亿元以上项目15个。

三、重点任务

(一)重抓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建设

1.完善合作体制机制。推动建立高位协调机制,定期召开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开发建设推进协调领导小组联席会议,两省市牵头部门及相关成员单位建立常态化规范化专项议事机制,研究部署推动集聚区建设发展。推动四方协议落实,建立股东协作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完善管委会、开发公司联席工作机制,加快形成发展合力。

2.狠抓重大项目建设。发挥上海优势,聚焦上海优质资源,建立完善对沪招商体系,侧重招引上海高端装备制造、安全食品、新能源汽车配件、航天航空等产业,实施精准招商。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宗颐镁合金轮毂、奥为智能门窗和锢邦焊机等重点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强化重大项目跟踪服务,重点对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及零配件、上海电气重型机械装备、上海临港基地特斯拉零配件生产、上海航天军民融合(智能制造、3D打印和储能设备)等重大项目信息,实施专项专人跟踪服务,力争取得实质性进展。

3.提升功能配套水平。借鉴上海开发区建设发展理念,高标准规划、高水平管理和高质量运营,推动集聚区载体建设。加快推进集聚区产业服务中心、标准厂房、“两纵四横”道路网、天然气管网、110KV变电所、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快速启动光明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突出居住、购物、医疗、休闲、学习等各项配套功能,精心打造产城融合新亮点。主动利用上海科创优势,与临港集团所属高科技园区合作共建科创平台,设立上海研发设计中心、重点实验室、院士或博士后工作站、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科技创新平台,加强柔性引进高端人才,满足企业产学研合作机制创新需求,不断提升承载重特大项目的能力,将集聚区建设成为上海全球科创中心的联动发展区。

4.加强政策资源利用。积极汇报,争取江苏、上海相关方对集聚区的土地、财税和人才等政策扶持。设立沪苏融合产业投资引导基金,支持产业集聚区企业创新创业。对接上海都市圈规划,积极争取将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纳入上海城镇圈规划,成为服务上海城市核心功能的“北上海临港生态智造城”,上海卓越的全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重要功能区。

(二)突出常州高新区大丰工业园建设

1.放大政策优势。分发挥南北共建园区的政策优势,在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项目取得突破。加快承接上海等长三角地区相关项目转移,打造大丰地区优质产业集聚区,始终保持在江苏南北共建园区第一方阵。

2.培植优势产业。围绕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和名优产品,延伸产业链,重点引进“重大项目、补链项目”,加快推进福摩、嘉荣、特瑞、恒润等项目建设,打造以大企业为骨干,以中小企业为配套,关联企业高度集中的先进工业园区。

3.聚焦创新驱动。紧盯世界产业和科技发展方向,加强与大院大所合作,主动引进最新创新成果,嫁接高端产业、前沿技术,集聚高层次人才,促进创新要素向园区主导产业、龙头企业集聚。争取申报省双创人才4个、博士后集聚计划2个,创建市级研发平台5个。继续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名优名牌、重点实验室、发明创造和专利申请,争取申报高企5个、发明专利授权20件。

(三)突破苏州盐城合作开发园区建设

1,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坚持以重大项目突破为抓手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重点对接苏州高新区转型发展和产业梯度转移项目,细化分工,主动做好跟踪服务。全力促进维德木业全面投产,推进以英伦倍健为主导的大健康产业园和康贝新材料、瑞邦陶瓷新材料、优久现代家具等项目开工建设。积极协调各类要素,紧盯苏信特钢低碳金属材料智造园、日资工业坊等重大项目,力促项目早落地、早见效。

2.完善园区配套设施。加快推进污水并网、蒸汽、用电、公共服务等配套工程建设。启动8万平方米标准厂房、6万平方米集宿楼二期建设。完善生活配套设施,积极协调日本料理、日本人酒店配套建设,加大苏盐商业广场建设和招租力度,全力拓展企业和园区用工渠道,解决企业人才和用工需求。

3.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积极争取省政府对园区机构设立批复,争取享受省南北共建园区资金扶持、产业转移等方面优惠政策。严把生态保护红线,把利用土地少、科技含量高、发展效益好的项目作为引进的重点。主动把握苏南产业转移活跃时期,落实系列激励政策,扶持优质企业做大做强。

4.深化两地对接合作。筹备苏州盐城两市协调理事会,会商解决园区机构设置、启动区南拓、落实用地指标、重大项目转移、筹措后续资金、配套扶持政策、解决劳动用工、人才引进等问题。争取苏州盐城两地招商引资政策叠加,吸引更多项目落户园区。

(四)高质量推动“三区”建设

大丰经济开发区要做强新能源、电子信息、大健康产业、汽配产业、高端纺织等产业,建设“北上海”产业发展新高地。大丰港经济区以海洋经济为统领,突破海洋生物、海上风电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不断壮大高端造纸、木材深加工、大型轻石化、优特钢等临港产业,努力建设亿吨大港、千亿园区,打造“北上海”海洋经济蓝色增长极。高新区围绕完整的新能源产业体系、楼宇经济和智能终端,不断打造“北上海”城市经济新模式。其他区、园和镇工业园区建设,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上海项目转移承载能力。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切实加大对“飞地经济”示范区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各区园及各镇(街道)全力组织推进北上海“飞地经济”示范区建设工作。区直各部门要强化对北上海“飞地经济”示范区建设工作的支持、协调和服务工作。区发改委、区商务局和区接轨上海办公室加强对北上海“飞地经济”示范区工作督促和检查。

(二)落实目标考核。北上海“飞地经济”示范区建设工作实行目标管理,纳入年度全区接轨上海工作考核。区接轨上海办公室会同区发改委、区商务局、区重点项目办等有关部门对北上海“飞地经济”示范区推进工作进行考评,考核结果同时应用于全区目标任务综合考核。

(三)加强宣传推动。大力宣传我区北上海“飞地经济”示范区工作的创新举措、进展动态和实际成效,营造良好的推进工作氛围。加强与上海等长三角主流媒体联系,传播外地先进典型和有益经验,宣传推介我区北上海“飞地经济”示范区在科技创新、产业特色、创业环境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扩大我区在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上海科创成果转化基地建设三年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七届六次全会精神,推动科技创新工作学习上海、接轨上海,加快我区上海科创成果转化基地建设,制订上海科创成果转化基地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

一、指导思想

按照盐城市委、市政府建设上海“一区三基地”总体部署,认真贯彻“两海两绿”发展新路径,围绕建设上海科创成果转化基地,切实加强与上海高校院所、科技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科技部门的对接,着力深化产学研合作,着力引进建设创新平台,着力引进转化先进适用科技成果,着力引进科技创业人才,促进上海科创资源向大丰流动,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创新体系,集聚创新资源要素,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二、主要目标

2020年,上海科创成果转化基地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实现以下目标:一是深化校企校地合作。与上海高校院所签约和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30项,校企联盟总数达到8个。;是引进建设创新平台。围绕我区产业发展方向,引进建设各类新型研发机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验基地、研究生工作站等创新载体6个,开展与上海交通大学的全面战略合作,建立上海交通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大丰分中心。三是扎实推进人才招引。帮助企业引进10名高校院所专家教授担任科技副总,申报各类人才项目总数达20个。四是建立交流合作机制。与上海高校院所、科技园区、科技创新协会、科技部门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促进科技创新接轨上海不断向纵深发展。

三、重点任务

(一)加大对接力度,推进产学研合作。鼓励引导企业加强与上海高校院所对接,拓展产学研合作广度和深度,促进企业提升研发创新能力,加快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多措并举,常态对接。通过动员企业对接、科技小分队帮助对接、举办活动集中对接、“走出去”与“请进来”互动对接等途径,支持企业借力上海高校院所加快创新发展。对大丰籍贯的上海高校院所知名专家教授、知名企业家进行梳理,逐步建立名册,实行资源全区共享,并从中聘请一批担任科技顾问。每年组织产学研合作专场活动2场以上,带领企业负责人走访对接高校院所。有的放矢,精准对接。积极向企业介绍上海高校院所的优势特色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定期对重点企业产学研合作意向进行调查摸底,列出需求清单,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联系高校院所和专家教授,增强产学研合作的精准性。创新方式,深度对接。支持龙头企业联合上海高校院所和关联企业,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支持企业与上海高校院所结成校企联盟,开展“订单式”创新合作;支持企业联手上海高校院所,承担本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19年重点帮助金风科技与上海交大建成海上实验基地。

(二)注重平台招引,加强创新载体建设。根据我区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引平台、建载体、聚资源、促创新,围绕产业链打造创新链。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大丰海洋产业研究院着力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围绕海洋生物、医药、食品、化工、能源等五大领域进行研发和产业化,重点加强与上海海洋大学良好合作关系,在海洋生物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建设中,切实发挥上海海洋大学作为产学研合作方作用。加强研发机构建设。继续推动辉丰股份和丰山集团在沪研发机构建设,整合上海创新要素,集聚当地高端研发人才,提升创新能力。引导谷登机械、光和光学等上海招引企业,利用其在沪资源优势,共建联合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升企业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推进院士工作站建设。发挥大丰在沪人才优势,重点推动人民医院与上海中山医院合作层次提升,支持樊嘉院士团队在丰医设立院士工作站。加强科技孵化器建设。组织重点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负责人赴上海考察,学习孵化器建设运营和管理服务的经验,加强我区孵化器内涵建设,提高招引和孵育科技型企业的能力。加强与上海市宝山区科技部门的对接,力争引进上海的孵化器管理团队,盘活我区国家级、省级孵化器。加强园区科技合作。推进东方1号、卯酉创客邦等载体在原有产学研合作基础上,加强与上海高校院所开展合作。重点支持沪苏产联动联动集聚区与上海临港集团开展科技合作,探索合作机制,接受辐射带动。

(三)强化双招双引,大力招引高科技项目和人才。加大高科技项目招引力度。各镇、区园把招引高科技项目作为建设上海科创成果转化基地的重要着力点,强化产业招商、驻点招商、委托招商,着力招引投资体量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型、基地型项目,着力招引自主创新能力强的补链强链项目,着力招引生产和研发同时落地的项目。大力招引高层次人才。深入实施“金丰人才工程”,放大我区上海飞地的品牌效应,大力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各类专门人才,吸引大学生到大丰就业创业。积极帮助企业引进科技副总。充分发挥企业引才主体作用,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与上海高校院所联合建立研究生培养基地、博士后工作站、学生实习实训基地。鼓励支持企业引进专家教授担任科技副总,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常驻、但求常来,为企业提供技术诊断、技术咨询、技术研发等服务。

(四)加强对口交流,密切两地相关部门联系。加强与上海科技部门对接。区科技局与上海市宝山区科委建立合作关系,加强工作沟通联系,增强科技创新接轨上海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与上海高校院所科研处、校地办对接。发挥上海高校科技镇长团成员的后方单位的作用,定期邀请来丰考察交流,为扩大合作搭建平台。积极引进上海高校院所技术转移机构。以重点园区为依托,2019年建立上海高校院所技术转移中心分中心,推动我区与上海高校院所在技术、成果、人才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

四、支持政策

根据盐城市政府《关于推进聚力创新的十条政策意见》(盐政发[2017]28号)和大丰区政府《关于推进聚力创新促发展的工作意见》(大发[2017]32号),落实有关政策,支持科技创新接轨上海。

(一)产学研合作方面。企业与高校院所签订针对具体技术或产品开发的产学研合作协议,且实际支付给合作方项目总经费20万元(不含设备购置费)以上的,按企业实际支付合作经费的15%给予补助,单个项目补助不超过50万元。企业负责人参加政府组织的产学研对接活动,其交通、食宿费用由财政承担。

(二)创新平台建设方面。企业获批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中心)的,分别奖励100万元、50万元;同级不同类的企业研发机构不重复奖励。

(三)技术转移方面。对促成向我区企业转化科技成果的技术转移机构,按年度技术合同实际成交额的2%给予最高30万元的奖补;对在我区开展技术转移活动的技术经纪人,按技术合同实际成交额的1%给予最高10万元的奖补。支持高校院所在我区设立技术转移机构,外地高校院所年技术交易额达200万元的按实际成交额的5%给予奖励,最高不超过30万元。

(四)企业引才方面。获得省企业院士工作站立项的奖励50万元。获得省科技副总立项的奖励企业5万元,经市认定的科技副总奖励企业5万元。

(五)科技服务机构方面。支持在我区注册成立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当年服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5家以上且成效显著的,奖励10万元;当年代理发明专利申请100件且获发明专利授权40件以上的,奖励10万元。

五、推进措施

(一)联动推进。成立科技创新接轨上海工作领导小组,由区领导任组长,有关部门和重点园区负责人参加,加强工作谋划部署、指导协调和督查推进。明确职责分工,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上海科创成果转化基地建设。

(二)重点重抓。坚持以项目为抓手推进科技创新接轨上海,每年排出一批重点活动、重点项目和重点事项,明确目标要求,严格落实责任,推动落地落实。走访上海高校院所和科技园区,加强高位对接,推动创新平台项目、高科技产业项目、重点产学研合作项目、高层次人才项目招引工作取得突破。

(三)完善支持政策。在落实现有支持政策的同时,学习上海科技创新政策,借鉴其他城市科技创新接轨上海的政策举措,不断拓宽思路,积极创新政策,为建设上海科创成果转化基地提供支持。

(四)强化督查推动。定期对科技创新接轨上海开展情况进行督查,通报督查结果,推广先进经验,促进互学互鉴。制定考核办法,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把科技创新接轨上海不断引向深入。


上海生态旅游康养基地建设三年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省、市、区委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走好“开放沿海、接轨上海,绿色转型、绿色跨越”发展路径,抢抓高铁发展机遇,推动大丰生态康养基地系列产品开发,全面接轨上海旅游市场,加快打造系列特色上海生态旅游康养基地,制定上海生态旅游康养基地建设三年行动方案行动方案(2018—2020年)。

一、主要目标

(一)基地建设成效显著。2020年,力争完成重点项目、事项及活动9个,实现总投资约70亿元,建成荷兰花海、麋鹿风情小镇、梦幻迷宫、恒北村等特色生态旅游康养基地产品。全区国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数量增加至13家,其中国家5A级旅游景区增加至2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6家;省级旅游度假区增加至2家;省星级乡村旅游区7家,其中五星级乡村旅游区增加至2家;建成省级旅游风情小镇1家。

(二)沪丰旅游合作密切。2020年,与上海市及各区旅游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争取将区内斗龙生态度假区、麋鹿风情小镇等重点景区纳入上海市及各区劳模、先进职工疗休养基地;开通上海旅游直通车;大丰旅游继续参加上海国际旅游节花车巡游;大丰旅游宣传进上海社区、机场、商业中心;大丰旅游年卡面向上海市民销售;在上海市核心区设立大丰旅游推广中心;实现接待上海游客达260万人次。

(三)大丰旅游高质发展。借助上海生态旅游康养基地打造,推动旅游发展标准化全域化、旅游供给品质化、旅游行管规范化、旅游效益最大化,到2020年,预测全区主要景区接待游客量达到1100万人次。努力把大丰打造成为“长三角一流、国内知名的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

二、重点任务

(一)聚焦目标吸引,打造康养核心载体。充分依托我区生态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推进文旅康养产业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重点围绕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目标市场,加快休闲度假、旅游康体、亲子游和文旅融合类旅游产品发展,统筹全区旅游项目建设和旅游产品开发,稳步推进观光类旅游产品转型升级。荷兰花海旅游度假区要以创建国家5A级景区为目标,加快互动体验性产品的建设,威尔士财富广场、梵高印象城、金丝楠木艺术馆力争2019年春节前建成开放,花海温泉2019年开工建设,《只有爱》戏剧幻城项目2019年底建成投入运营;全面推进麋鹿风情小镇的建设,2019年完成游客集散中心、艾卡艾莎梦幻世界、麋鹿体验馆、麋鹿客栈等一期项目建设,同时二期工程土建开工,2020年完成二期土建并进入装修阶段,2021年项目全部竣工并对外开放;加快恒北村康养基地建设,温泉度假村、温泉民宿主体2018年底前竣工,星星乐园、研学旅行基地2019年建成对外开放;梦幻迷宫继续丰富国防教育基地建设,梦幻剧场、标准化军营2019年建成对外开放;

(二)紧扣品质提升,打造全域旅游配套。注重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公共服务配套及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大丰旅游全产业链。一是加强旅游交通系统建设。结合“四好”农路规划建设工作,打造大丰特色旅游风景廊道,串联核心景区,形成环路,丰富全区全域景观。规范并完善全区道路旅游导向系统,持续推进旅游咨询中心规划建设;二是提升旅游住宿保障水平。根据近年来游客对住宿的不同需求与核心旅游景区位置,全面规划并推进各类型酒店的建设,进一步丰富全区住宿设施的类型与层次,重点引导发展度假酒店、精品民宿、帐篷酒店、森林木屋等特色住宿业态;三是加快营销中心建设。大丰上海旅游推广中心2019年完成设立并正常对外开放,大丰高铁站集散中心在高铁通车之时同步建成使用,推进旅游资源共享,计划在大丰高铁开通时,启动大丰旅游年卡对上海市民开放业务;四是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加强旅游企业各类从业人员培训,组织开展导游服务技能竞赛,建设导游服务网络平台等,整体提升大丰旅游软实力;五是强化旅游市场监管。组建大丰旅游综合执法大队,建立健全旅游市场综合监管平台,完善投诉处理机制等。

(三)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组织节庆活动。充分运用东方卫视、东方航空、京沪高铁、上海地铁、南京路步行街等宣传平台,有效增加大丰旅游宣传频率。积极开展城市形象专题宣传活动,建立政府、行业、媒体、公众等多主体参与的营销联动机制,共同策划推介大丰旅游。组织一系列参与性强、影响力大的旅游活动,重点举办梅花文化节、大丰新春灯会、麋鹿生态旅游季暨荷兰花海郁金香文化月、百合花文化月、“鹿王争霸”直播、上海旅游推介、上海旅游节花车巡游等系列活动,全方位、立体式展示“麋鹿故乡·画里大丰”旅游品牌的独特魅力。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强化政府领导,建立健全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项目主体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各镇、各相关部门单位要围绕目标任务,制定项目建设推进工作方案,明确年度工作计划,强化绩效管理,确保年度和三年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严格督查考核,创新推进机制。积极发挥考核导向作用,将行动方案考评结果纳入全区早质量发展绩效考核。加强工作的巡查、督促、检查力度,及时解决问题。每年召开工作流动现场会,集中进行调度部署,及时总结经验,改进不足。

(三)拓展资金渠道,强化政策支持。要拓展项目建设资金渠道,鼓励国际资本和社会资本投资旅游业。要加大要素保障力度,实施积极的旅游用地政策,优先安排旅游项目贷款资金。对重点旅游项目实行“一项一策”,简化审批流程,落实土地、规费等优惠政策。

 


上海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建设三年行动方案

 

为认真贯彻“两海两绿”发展新路径,扎实推进全区农业对标上海、服务上海、接轨上海,着力打造上海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现制定上海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方向,以上海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上海农产品主供应基地建设为载体,以上海各大农贸市场、直销窗口和大型商超等采购商为主渠道,以各类推介促销活动为抓手,全面对接上海标准、上海市场和上海模式,全力打造上海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让大丰真正成为上海的“米袋子”、“菜篮子”、“肉盘子”。

二、发展目标

2020年,全区农产品在上海年销售总额达30亿元,建成上海市市外蔬菜主供应基地10个以上,全区供沪农产品基地面积力争达到30万亩。年供应上海优质稻米20万吨以上,占盐城20%。果蔬60万吨以上,占盐城12%。畜禽产品10万吨以上,占盐城20%。乳制品10万吨以上,占盐城90%。水产品6万吨以上,占盐城30%。

三、重点工作

(一)加强上海市农产品主供应基地建设。各镇(区、街道)至少建成1个以上上海市域外蔬菜主供应基地或1个在上海年销售额超亿元以上农产品企业。

(二)推动与上海大型商超对接。各镇(区、街道)根据本区域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做好与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批发市场、江杨批发市场等大型农贸市场以及华润万家、家乐福、大润发等大型超市进行产销对接,签订合作协议。

(三)推进大丰农产品上海直销窗口(配送中心)建设。2020年各镇(区、街道)依照产业特色都要在上海建设至少3个直销窗口,鼓励有能力的同时建设配送、加工中心。

(四)加强与上海主要农产品网上销售平台对接。加强与上海叮咚买菜网、盒马鲜生、魔盒CITYBOX等网售平台对接,力争到2020年我区主要品种农产品全部能在互联网上有销售。

(五)强化大丰农产品(上海)宣传推介。每年至少组织2次本地农产品进上海集中推介促销活动,组织开展大丰农产品在上海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超市活动,并做好集中推介促销与日常销售的衔接,保证本地农产品在上海的有效供应。

四、推进措施

(一)打造优质稻米供应基地。充分利用我区区域、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发展稻田综合种养产业,建成30万亩优质水稻种植基地和10万亩“稻虾米”种植基地,使我区变成上海优质大米生产重要供应基地。加强“大丰大米”品牌整合,打造优质粮食区域公共品牌,重点打造南粳9108、南粳46等优质品种,南粳2728、沪软1212等特色品种,推广“稻虾米”、“低谷蛋白米”等优质特色大米品牌。加大与光明集团光明米业产销对接,加快江苏黄海(大丰港)粮食产业园建设,借助“海丰大米”品牌优势,发展订单种植。

(二)打造绿色蔬菜果品供应基地。根据上海市高端化、多元化、个性化需求,积极打造优质蔬菜果品供应基地。对上海蔬菜市场全面调研分析,瞄准秋延后、春提早和伏缺的敏感时期,积极发展大蒜、春化蚕豆、青椒、甘蓝等果蔬产品,发展精品农业、订制农业,加大优质高端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力度。邀请上海农业专家来丰开展专题辅导培训,引导我区各类生产基地提升生产标准,区域内80%以上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及其产品实现追溯管理。加强与上海商务委、上海蔬菜集团合作,全力建设上海市外蔬菜主供应基地;加强与长三角地区大型商超集团、龙头企业合作,建设直采基地、直供基地。

(三)打造生态畜禽产品供应基地。重点推进生猪、家禽集约化生产和全产业链经营,重抓龙头带动,加强对江苏梅林畜牧有限公司、盐城温氏畜牧有限公司、江苏汉世伟食品有限公司、江苏大丰欣运家庭农场有限公司、光明食品集团上海海丰大丰禽业有限公司等大型养殖公司的技术指导和服务,不断提升生猪、蛋禽养殖水平,建成一批优质肉品、禽蛋供应基地。

(四)打造优质乳品供应基地。以江苏申牛牧业有限公司的海丰奶牛场、申丰奶牛场两个现代化牧场为乳品生产基地,推进与光明食品集团的战略合作,在沪苏产业集聚区引进和投资建设乳品加工项目,实现年产鲜乳14万吨以上,生鲜乳产值6亿元左右。

(五)打造全产业链供应体系。加大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配送推进力度,建立以市场为引领的蔬菜全产业链供应体系,实现采收后的分级、包装、预冷、冷藏、运输、销售等商品化处理,全面倡导“净菜入市”。鼓励屠宰加上企业和大型养殖企业前伸后延产业链,实行全产业链经营,推进畜产品由初级产品向精深加工调整。加大流通环节对接,利用本地优势,加快直销窗口(配送中心)建设,加强与上海农产品网络销售平台对接,力争我区主要品种农产品全部能在互联网上有销售,做到实体店能体验、网上平台能购买、质量安全能追溯。

五、组织领导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落实职能部门和专门人员,研究制定扶持政策,协调解决建设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农委,负责联络协调服务工作,及时掌握建设进展情况、经验,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各(区、街道)要发挥各自优势,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

(二)完善配套政策。将打造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纳入全区效能建设综合考核,细化考核办法。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建设上海市外蔬菜主供基地、开设配送中心(直销门店、门点)、组织宣传推介活动和实施质量品牌建设等。

(三)加强服务指导。适应农业由“生产”到“生产十市场”转变的趋势,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提高服务与指导水平。通过市场调研,搭建平台,组织活动,不断放大在沪农产品展示展销、宣传推介效应,努力提升大丰名特优新农产品在上海市场的知名度和占有率。

 
【 文章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次数:1739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大丰区人大常委会版权所有 苏ICP备090749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