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您现在的位置: 大丰人大 >> 正文
 
 

调研版第3期

大丰人大·(2021/6/30 17:02:52)·

关于我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的

调研报告

 

区人大农村工委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大丰区人大常委会通过开展调研,广泛听取各镇村、相关部门、广大代表和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依法履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一、我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的成效

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区政府及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委决策部署,坚持规划引领,高位推动,积极谋划,主动作为,成效显著。

1、产业优势逐步形成。深入实施农业“123”重点工程,高效农业面积达125万亩,其中设施农业30万亩。全区建成农业园区23个,率先实现市级农业园区全覆盖,现代农业园区“等级创建”工作盐城第一。持续发力农业接轨上海,建成上海市外蔬菜主供应基地11个,总数盐城第一,成功发布区场共建“大丰仓”品牌。培大育强农产品加工业,年销售超500万元农业龙头企业285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9家,建成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2家,成立农业产业化联合体8家,金色农业、华丰种业在“新三板”成功挂牌,海瑞食品、钰丰麦芽等15家企业进入江苏股权交易中心。做优做特种业经济,拥有种子持证企业9家、种业“新三板”挂牌企业2家,21个主要农作物品种通过国家和省审定。

2、乡村建设成效显著。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通过“四治理、四提升”,着力做精示范亮点,做美道路沿线,做实全域整治,全面落实农村人居环境“田水路林村”的综合长效管护。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行政村占比100%,建成国家级卫生镇10个、美丽宜居村庄235个。创成省级、市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各14个,打造示范自然庄点49个。打好农村住房条件改善攻坚战,累积完成农房改善11917户,建成19个新型农村社区,建成省特色田园乡村9个、数量苏北第一,被表彰为苏北农房改善工作绩效评价优秀县(市、区)。

3、富民增收持续发力。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农村工作重中之重,2020年实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54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8.2%。全面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9339户16240个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全部超过6000元脱贫标准,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率和脱贫巩固率均达100%。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先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833家、家庭农场796家,加入合作社农户14.59万人。大力实施“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行动,全区218个村全部与企业达成意向性联建协议,实现“村有项目、村企结对”两个全覆盖。

4、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区218个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共核实总资产13.22亿元,所有者权益9.63亿元,集体资源219.65万亩,确认成员19.14万户54.38万人。2020年新增经营收益50万元以上经济强村10个、总数达57个,3个省定经济薄弱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平均达25万元以上、28个市定经济薄弱村达18万元以上,率先实现无债村全覆盖。截止2020年12月,全区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为2.46亿元,同比增长26.1%;全区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1.03亿元,同比增长10.9%,村平47.19万元。

5、乡村治理水平日益提高。结合村“两委会”选举,选强选优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选派优秀的机关干部到基层实践锻炼,担任经济薄弱村“第一书记”。建立完善村会计跨村交流制度,各村配备专职监委主任,加强对村支部、村委会和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营造良好的党风政风。深入开展平安大丰建设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积极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着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以实施村庄文化特色、社会治理、典型培树、系列文明创建、文化建设“五大工程”为重点,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乡风文明建设焕发蓬勃生机。开展身边好人、文明村、文明户、文明家庭等选树活动,形成文明风尚群体效应。“三下乡”、“心连心”、“送欢乐下基层”、“百姓星光大舞台”等活动深受农民群众欢迎。连续多年在全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实践、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产生广泛社会影响。

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农业产业发展方面。农业规模较小,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不高。农业生产受自然灾害、市场风险等多重影响,抗风险能力低。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不够,农产品深加工能力不强。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新业态辐射带动还不强,一二三产业融合不够充分,对农业农村发展支持力度不大。

2、集体经济和农民增收方面。全区所有行政村的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均达到18万元,但区域不平衡、“造血”功能弱、经营性收入少等问题依然突出。

3、乡村建设和治理方面。农村环境整治还需提升,还存在农村垃圾清运不及时,污水管网运行不正常、农村改厕质量不到位等现象。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农民的主体意识不强、主体作用不突出,很多工作都由各级政府包揽,农民参与和监督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4、乡风文明方面。由于农民居住分散、受教育程度偏低等原因,农家书屋的利用率不高。同时,受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所限,“文化下乡”等活动的频率不高、形式单一,精神文化生活单调。

5、要素保障方面。乡村振兴缺乏有效的投融资平台,多元投入机制尚待形成。由于落实耕地“非农化”政策,设施农业用地、集体经济项目建设用地等保障落实难。农业从业人员老化现象突出,新型职业农民数量偏少。乡土人才、农技人才缺乏,农技推广队伍面临断层的困境。农村管理人才、服务人才培养不够,村(居)干部平均年龄偏大,后备干部不足,农村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现象比较突出。

三、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建议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是关乎现代化建设全局重中之重的任务。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立足“产业发展是支撑、生态环境是基础、文化建设是灵魂、治理有序是保障、群众参与是前提、党的建设是关键”,努力推动我区乡村振兴在全市站排头、全省走前列、全国有影响。

1、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一是完善城乡统筹规划。要系统谋划,整体推进,突出区域特色,融合农耕文化、民俗风情、人文资源等要素,加强各类规划的统筹管理和系统衔接,加快形成产业与生态和谐相融的城乡空间形态。二是抓好粮食安全和农业科技创新。依靠科技切实提高种源自主可控水平、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平、农业装备水平、防灾减灾水平。三是推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扶持发展新型农业龙头企业,突出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产品物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科技化。四是发展农村新型业态。挖掘乡村资源,鼓励农民发展乡村民宿、特色美食、特色文化、特色种养、特色旅游、网络营销。支持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要向农业农村倾斜,支持保障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业态发展用地。

2、重抓强村富民行动。一是巩固脱贫成果。以经济薄弱村和农村低收入人口为对象,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巩固拓展脱贫致富奔小康成果,持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二是突出富民增收。支持村集体探索组织村民成立劳务、家政公司,发展园林绿化、保洁保安、保姆月嫂等业务,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三是夯实强村根基。深入实施“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行动和经济强村三年计划。对经济薄弱村进行帮扶,坚持专项帮促、行业帮促、社会帮促相结合,稳定提高村集体经营性收入。

3、强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一是高标准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村庄布局优化,把农村道路交通、农田水利、供水供电、通讯网络、污水处理等方面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与“重点村”、“特色村”打造相衔接。二是高质量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瞄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推动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农村养老等服务进村。建立教育、卫生人才在县城与乡镇、村(居)之间定期流动机制,提高在镇村工作人才的待遇。三是高水平推进农村环境长效管理。继续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巩固提升环境综合整治成果。加大对农村自然生态系统、重要水源、自然湿地的保护,加大破坏环境行为的检查和打击力度,形成农村河道、道路交通、绿化美化、环境保护和公共设施“五位一体”的管护办法。

4、完善乡村治理体系。一是强化农村社会治理。继续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和法制乡村建设,推进农村扫黑除恶长效常治,完善乡村网格化治理机制,立体化保障农村和谐稳定。二是完善自治机制。引导村民提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体现到村规民约中,教育引导和规范约束村民言行。三是培育文明乡风。开展农村道德宣讲活动,传承发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要深入挖掘乡土优秀文化人才,保护乡土风情、传统村落等,让乡土文明在城乡融合发展中绽放新的活力。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升村民整体文明程度。四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基层干部的鼓励发展、容错纠错、能上能下机制,加大工资及考核奖励向基层干部倾斜的力度,形成选拔任用优先考虑基层干部、涉农干部的良好氛围。

5、增强各方力量保障。一是加强行政力量配置。各涉农部门要把服务保障乡村振兴作为重点,配强相关工作力量,切实加强对乡村规划建设、产业发展等的指导与服务。二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要建立“三农”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大力支持农业生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事业发展,切实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要引导工商资本参与乡村发展,鼓励工商资本投资农业经营、农产品销售、乡村旅游、乡村文化。三是加快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要高度重视我区农业从业人员老龄化问题,认真研究对策,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确保农业后继有人。要从乡村中选拔农民进行技能培训,加强文化旅游、电商经营等新业态新技能培训,打造新型乡土专业人才队伍。四是增强农民主体意识。乡村振兴是政府的事,更是农民的事,要做好教育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的工作,着力营造大家决策、大家出力、大家维护的局面,切实增强农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主体责任意识,提升乡村振兴内驱力。

 
【 文章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次数:1301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大丰区人大常委会版权所有 苏ICP备090749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