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您现在的位置: 大丰人大 >> 正文
 
 

调研版第8期

大丰人大·(2017/8/17 15:17:12)·

关于我区镇村医疗卫生体系完善情况的

 

区人大教科文卫工委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2017年度工作安排,自今年6月开始,教科文卫工委邀请部分代表组成调研组对我区镇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完善情况进行调研,通过听取专题工作汇报、察看基层医疗机构、查阅家庭签约医生台账资料、召开部分镇村医务工作者座谈会、与个别患者及部分基层医疗机构负责人现场交流等方式,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意见。调研组认为,近年来区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以镇村医疗体系建设为着力点,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建立了以区级医院为龙头,乡镇中心卫生院为骨干,村级卫生室为网络的区、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我区镇村医疗卫生体系实现城乡全覆盖,医疗项目不断拓展,服务功能较为完善,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通过调研也发现在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完善、机制建设等方面还有不足,与群众的期盼和要求还有差距。

一、镇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镇村医疗体系建设为着力点,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全区镇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计生机构272个,其中:公立医疗卫生计生单位22个(区级医院3所:二甲综合医院1个,二甲中医院1个,二级精神病专科医院1个;区级卫生计生机构3个;镇卫生院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防保所1个);镇卫生院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216个;民营医院15个;计生服务中心(办)19个。区级医疗卫生机构编制人数1538人,在编1231人,合同制人员572人;镇级机构编制人数1028人,在编886人,合同制人员111人;村卫生室村医615人。

1.镇村卫生体系建设提档升级。一是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区政府高度重视镇村医疗体系建设,2015年区政府专门出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全面启动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工作。二是加快实施镇卫生院改扩建工程。先后投资1.82亿元用于镇卫生院建设,南阳、草庙等新建卫生院已投入使用,白驹、三龙、万盈、大中等镇卫生院扩建项目将于今年下半年建成投入使用,小海卫生院和草堰卫生院整体搬迁、西团卫生院原址扩建等项目正在建设中。三是全面推进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按照面积不少于180平方米(多数在220平方米以上),由区级财政按新建每家补助15万元(改扩建每家3万元补助、其余由镇级财政兜底)的标准,共新建村卫生室113个、改扩建47个,占全区村卫生室总数的80%,目前全区所有村卫生室均达到省定标准,其中50%以上达到省级示范标准。

2.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一是人才结构不断优化。通过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目前全区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828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699人,中专学历111人;中级以上职称447人,初级职称381人。目前全区每千人医师数为2.89人,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52人。近三年来,进一步加大医学人才培养力度,共招录大专以上毕业生267人;实行农村卫生人才订单培养,60%的人可以入卫生院事业编制,累计有33名农村订单定向培养大专生编制在卫生院,岗位在村卫生室,有效解决了农村基层医疗人才紧缺的状况。二是医疗服务不断规范。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原则,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强化控费管理,实行药品零差价机制,破除以药补医,基本药物配备率80%、使用率达30%。镇村医疗机构的服务人次、门诊量、住院均次费用和“药占比”实现稳步下降。三是医疗设备配备不断完善。近年来,区相关部门统筹为乡镇卫生院招标采购电子胃镜、DR、彩超等设备229台(件)。按每家村卫生室3万元标准,分批添置设备,采购全科诊断仪、远程会诊设备、雾化吸入器、带烘干洗衣机等设备18种2271件,已经配备170个村卫生室,村卫生室医疗设备配备不断完善,为进一步提高首次诊疗水平、优质服务基层群众打下坚实基础。

3.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一是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技术水平。在全区镇卫生院系统广泛开展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活动,有力提升了公共医疗服务能力。按照分级医疗规定,进一步放宽卫生院手术范围,鼓励创建和培植中医、骨伤、内分泌等特色科室,适度拓宽业务范围。二是大力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积极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与个性化延伸服务相结合、个人付费与医保(新农合)等付费相结合、群众健康需求与基层卫生服务供给能力相结合。通过三年多的发展,签约服务范围由农村向城镇扩展,覆盖人群逐年扩大,初步建立起保障、激励、考评等工作机制,近两年村卫生室诊疗量分别上涨16%、6.2%。三是着力提升公共医疗服务信息化水平。我区已建成以居民健康档案的区域健康信息平台为基础,公共卫生管理、新农合管理、医院信息管理为主干的卫生信息化管理系统,发放了融健康信息贮存、金融支付、身份识别为一体的居民健康卡43万张,各级医疗机构的就诊信息实时进入居民健康档案,基层医疗服务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

4.医疗卫生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一是财政投入不断加大。2016年全区卫生事业改革经费投入7024.26万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3536万元,补助村卫生室运行经费237.6万元,支付村医各项保险293万元、村医基本工资622.4万元,所有村卫生室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费用均由财政负担。二是群众医疗补偿机制完善。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重点,以大病救助和特困群体医疗救助为补充,建立和完善了农民医疗补偿机制。2016年全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46万余人,参合率99.8%。参合农民共报销292.5万人次,兑付补偿资金2.56亿元。发挥医保支付补偿作用,医保、新农合在镇级医疗机构费用报销均高于二级医院10个百分点左右,引导普通门诊下沉基层。今年随着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两项制度整合到位,医疗保障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群众将得到更多实惠。三是镇村一体化管理日趋紧密。各镇卫生院共成立53个健康管理团队,每周下村服务1-2次,帮助、指导村医诊疗,协助与区级医院会诊,开展绩效考核。镇卫生院院长担任各村卫生室室长,对村卫生室人员、业务、药品、器械、财务、考核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调配。区卫计委对各卫生院、卫生室采取月考核与年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服务越多绩效越高,大大提升了村医为群众服务的热情。

二、存在问题

1.镇村医疗技术力量较为薄弱。一是医卫人员相对紧缺。通过调研发现,镇村医疗机构人员存在普遍年龄老化现象,镇卫生院人员大多在45岁以上,村医普遍在50岁以上;人员缺口较大,据不完全统计,村医岗位未来3年缺额将达到500名左右。二是人员结构不优。高学历、业务骨干、中医等人才缺乏,全科医护人员少。三是进人难留人更难。因镇村卫生机构基础条件限制和待遇不高等因素,医学院毕业生不愿到我区农村基层工作,导致镇村医疗机构进人难。部分镇医院一些技术娴熟的医护人员,在实行药品零差价后,由于工资差额40%的绩效工资、津补贴发放不及时等困难,这些人千方百计想调入市区或到其他经济发达地区医院就业,因此留人也难。

2.部分村卫生室功能发挥有待提升。一是医疗服务能力急需加强。部分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品种供应不全,群众用药受限;缺乏常规医疗检查设备,有的现有设备陈旧落后,常规检查项目无法进行;村医专业技术培训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医疗服务质量。二是村医经济收入较低。根据调查,目前我区在职村医的月基本工资仅有900元/月,人均年收入为4万元左右,退休村医的月工资只有400多元,影响了村医的职业积极性。三是抗风险能力不强。据调查,目前全区村卫生室都是独立法人,但每个村卫生室只有8000元/年左右的公共运转经费,但大部分的村卫生室无固定资产、更无资金,抗医疗风险能力不强,村医一旦在医疗中出现医疗事故,将会面临群众无理取闹或者出现无力赔偿的现象,因此部分村医存在怕看病、少出诊、怕担责的思想。

3.基层医卫服务质量亟待加强。一是服务质量有待提升。镇卫生院人员工资改革后,镇医院债务(职工工资负担加大)不断增多,加之相关配套激励措施力度不大,绩效工资基数低,少部分医务人员缺乏竞争意识,出现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现象;还有部分人员存在不求有功,但求无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心理,致使人员奖励性绩效工资档距难以拉开距离,挫伤部分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导致服务质量下降。二是医疗服务项目有待拓展。由于人才缺乏,部分镇卫生院特色科室、专业科室薄弱,如刘庄卫生院的口腔科、眼科已两年没有医生,不能开展业务。医疗设备需要加快引进更新,目前镇卫生院CT、磁共振等大型影像检查设备还是空白。基药目录还不能满足患者需求,基本药物制度与签约服务存在一些矛盾,签约服务机构可增加基本药物目录外药物品种,但没有能超过药物总量的30%,不能满足群众常药需求。三是分级诊疗制度有待完善。因签约对象增多、服务量增幅大及镇村医务人员不足等原因,导致签约登门服务能力跟不上。手术分级诊疗制度执行后,医务人员的劳动付出不能从工作量上得到体现,再加上群众收入增多、农村道路升级、汽车交通工具改善等因素,方便了群众进城就医,一定程度上也弱化了镇卫生院的基本手术业务能力。

三、几点建议

1.高度重视,进一步提升镇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一是围绕“健康大丰”建设,进一步提高对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加强和完善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全面深入推进综合医改工作。二是加大投入,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在保证政府主体投入基础上,创新资金筹措办法,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三是进一步加强医疗保障政策体系建设,确保年内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两项制度整合到位,大力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和农村流动,真正让老百姓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2.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进一步增强镇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立和完善镇村医疗卫生机构引智留人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创新卫技人才引进机制,加大引进高校医科毕业生力度。要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合理调整绩效工资比例,适当提高业务骨干的奖励性工资,激发内部活力,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够招得进人才、留得住人才。加大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培养力度,进一步落实镇村医疗卫生人员轮训制度,区人民医院和中医院要做好镇村医生的培训工作,努力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技术业务骨干。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要建立健全长期、稳定的城乡医院对口支援机制,落实订单定向培养乡村医生计划,不断充实村医队伍。

3.完善服务体系,进一步夯实镇村医疗卫生服务基础。建立稳定合理的镇村医疗卫生投入机制,切实加强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医疗设备配备,按照布局合理、功能适宜、规模适度的原则,加大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二是提升村级卫生室建设,落实村级卫生室省级标准化建设奖补资金,建立村卫生室日常运行经费的财政预算动态增长机制,加大基本医疗设备的投入,适度增加村级卫生室工作补助经费。探索建立以镇卫生院或者县级医疗机构为中间站的药品调配机制,由各村卫生室按时报计划,镇卫生院定期采购,创新镇卫生院或者县级医疗机构实行中转调济、统一调配机制,努力解决药品配送不及时矛盾。三是提高镇村医疗卫生机构管理水平,加强对镇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负责人的培训力度,增强镇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负责人的管理素养,积极探索建立适合基层的管理模式,不断提高管理水平。要大力开展医德医风教育,增强医务人员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提升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

 
【 文章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次数:1388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大丰区人大常委会版权所有 苏ICP备090749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