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您现在的位置: 大丰人大 >> 正文
 
 

调研版第6期

大丰人大·(2017/7/31 16:32:35)·

把根留住才有未来

 

——江浙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调研心得

 

区人大环资工委、教科文卫工委

 

近日,区人大环资工委与教科文卫工委联合赴浙江和苏南地区,开展以文化(宗教)及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为主题的联合调研。根据区委王荣书记在区委十二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有关“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的要求,结合我区当前生态旅游发展现状,我们认为,发展生态旅游必须注重构建文化保护和传承、群众现实生活自然生态保护与开发三者之间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一、在旅游框架内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重新认识和再定义

一般而言,我们通常所说的生态,就是指狭义的自然生态环境,也就是自然风光。通过这次考察,以及对王荣书记讲话的深入学习,我们认识到任何旅游都是由人开发、为人服务的,只有把自然、人文、文化三种资源在广义生态的框架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打造出真正有个性、有灵魂的旅游产品,彰显生态旅游的生命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1、自然生态:大自然是人类生存的初始基础,也是人文和文化两类生态资源的本源和载体。人类源于自然也依赖于自然,而人类的生存、生活和生产又会给自然生态带来人为影响,特别是当自然生态受到损害时,会反过来对人类生存生活形成灾害威胁,所以保护自然生态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对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应成为每个人随时随地的自觉意识和行为准则。

2、人文生态:就是依托自然生态环境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人文环境,让每一个身临其境的人都能直观感悟到看得见、摸得着、闻得到、听得见的人文关怀,感受家的温暖和乡愁的味道。当前生态旅游开发中,人文生态往往也是最容易被忽视和侵犯的,一些地方把自然风景地的原居民迁走,划个圈子,建个大门,搞些不洋不古的仿建筑就自称是生态旅游开发。这种做法其实是逆自然和反人类的,对人文生态的保护,更多应体现在对现实世俗生活的尊重和保护。

3、文化生态:是指那些植根于自然和人文而又超然于现实生活的精神境界和产物,一方面通过历史对古代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进行过滤和积淀,另一方面通过艺术对现实生活中的人文生态进行提炼和升华,使之成为滋养人类心灵的源泉、指引人类发展前进的动力。

人文生态和文化生态很大程度上是相通的,之所以把两者加以区分,一是突出人文的现实与世俗,二是突出文化的久远和高贵,有利于在生态旅游开发中区别对待,更好保护和发展。

二、江浙地区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感悟

1、重视保护和利用自然生态

在普陀山,我们感受到人们对保护自然生态的庄重和虔诚。在文革期间这里曾被作为“牛鬼蛇神”的集中地而惨遭破坏,改革开放以来,为了保护这里的自然生态环境,普陀山多次拒绝了建设跨海大桥的建议,严格控制上岛游客数量,对岛上的原居民进行了易地安置,把原来的寺院全部修复,恢复佛教功能;岛上公交系统由管理处统一管理封闭运行,不允许外部车辆进入岛上。历经数十年艰辛的建设、开发和保护,如今普陀山管理日趋规范化、制度化,旅游秩序井然,社会繁荣稳定,相继荣获国家级安全山、文明山、卫生山”称号。

2、重视营造和尊重人文生态

句容茅山是全国闻名的道教圣地也是保护良好的自然生态风景区。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句容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依托茅山优质的自然生态资源和道家第一福地的文化资源,把养生旅游作为景区开发建设的重要主题,举全市之力打造世界级养生旅游目的地,以人文关怀统领和推动生态旅游向自然、人文和文化三种生态旅游复合叠加的转型升级、提升质态。

当听到为了保护普陀山佛教文化,而把原居民易地安置时,我们有些不解,这不是影响到群众的生活了?当地管理人员告诉我们,普陀山上很多的建筑原先都是佛教寺院,所谓原居民,大多也是在文革期间占用了佛教寺院,而且岛上每年佛事众多,游客如云,给居住在岛上的群众生活造成了不便。易地安置,一方面使佛教场所的文化载体得到了很好的保护,礼佛文化氛围更加鲜明;另一方面易地安置后,群众的生活生产也更加便利,因而得到广泛理解和认可。

3、重视提炼和传承文化生态

 “教之道,贵以专”。普陀山以深厚的观音文化底蕴为依托,以弘扬观音文化、打造文化名山为内涵的佛教旅游盛会。每年都有大型法会、佛教音乐会、众信朝圣、莲花灯会、文化研讨会、佛教文化旅游品展览会等一系列活动,吸引众多海内外观音弟子、佛教信徒、香客游客聚缘“海天佛国普陀山烛火辉煌香烟燎绕;路上行人摩肩接踵,虔诚朝拜,诵经礼佛,通宵达旦,半个世界的信仰庄严而又繁荣盛况令人叹为观止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句容宝华山并不高,山上的隆昌寺整体规模也不大,但其以研究制定弘扬佛教律为专长,因而被尊为“佛学寺院中的北大清华”,全国70%僧尼到此受戒寺中戒台、千人锅为全国之最,明代敕造的铜殿、两座无梁殿为国内仅存,使宝华山隆昌寺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传戒道场,独享“律宗第一名山”“万山低头”美誉。

三、对我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启示与建议

1、强化旅游资源的规划与整合

整合现有麋鹿生态、海洋休闲、动漫欢乐、乡村旅游四大旅游资源,加快建成一批生态旅游、蓝色旅游、人文旅游景区。同时在生态旅游开发中,不仅要重视旅游景点的打造,还要合理规划旅游线路,要注重依托国省干道、骨干河流,寻找恰当的主题,将景点连点成线;大丰的景点也要敞开胸怀,走“请进来、走出去”的路子,与周边地区一起,形成景点抱团、连点成线的优势。

比如以佛、道文化为主题,我们可以把刘庄净土院、草堰义阡禅寺、小海镇海寺、草庙姜尚公园等景点进行联合打造,理出一条“礼佛悟道” 的朝拜旅游专线;比如以自然生态为主线,依托串场河、双草线、林场、海堤公路林带、滩涂、麋鹿保护区等资源,打造出一条“亲近自然”的生态旅游专线;再比如我们以“兵”、“战”为主题,把白驹狮子口新四军、八路军会师地、花家垛水浒文化区,以及分散在大丰、新丰等地的新四军后勤保障工厂遗址遗迹等资源,联合打造出一条集古今军事、战争与和平、红色文化与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民兵训练基地建设为一体的“兵战之旅”旅游专线还有分散在各镇的农村种植养殖点,也可以进行整合,形成一条以现代观光采摘农业和农家乐为主题的乡村旅游专线。连点成线后,将会增加旅游的吸引力和旅游消费的增长,无论是组团还是自驾,旅游的产业链都会被加粗和拉长,对旅游发展和富民都会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

2、注重挖掘历史文化新内涵

生态旅游开发,一定要注重有效保护历史文化在商业运作与自然生态保护、人文关怀文化传承三者方面,找到一个最佳的契合点。宝华山脚下的千华古村”,是一条以佛文化为线索,集素食餐饮、香文化、禅茶文化、佛阁祈福等于一体的仿明清古建筑的“仿古一条街”,整个景区经过人为修整,再现了明清时候热闹的市井与繁华。当然,千华古村的成功不只是沾了宝华山的佛光灵气,其自身也成为构成和反哺宝华胜境的重要一环。

我区没有太多历史纵深上的长度和厚度优势,能称得上文化的东西也不多,所以在生态旅游开发中更要重视保护现有的能以较长年代承载和呈现大丰历史的人文、建筑、风貌、文化及非遗等生态旅游资源,甚至可以学习东台借七仙女、射阳借后羿之类的神话传说来打造旅游故事。如刘白草一带的古盐运文化、水浒文化、战国墓藏文化;草堰镇粟裕指挥楼、白驹镇新四军八路军会师地、小海镇镇海寺、大丰城区及新丰镇新四军后勤工厂等红色文化场所,都应进行重点保护、充分挖掘和合理开发。以省级生态特区、荷兰花海、黄海森林公园、西郊生态组团港城、斗龙港生态风光带等为载体历史文化传承、现实人文关怀和良好特色生态有机融合起来,讲好大丰独有的旅游故事,形成独具大丰特色的旅游线路,吸引多的游客

3、赋予项目开发更多地方特色

我区地处苏北沿海,与江浙沪一带的比较优势,在于具有鲜明的农村文化特色。目前,在旅游开发中,一些地方往往会把旅游开发与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对立起来、割裂开来,这是不对的。其实大力发展旅游业,尤其是乡村旅游,也是改善农村面貌和人居环境、引领群众致富的有效手段。

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鸣鹤古镇是慈溪市唯一遗存的具有典型江南古镇风貌的古镇,虽然迄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但这里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曲折幽深的雨巷,平静如镜的小湖泊,民居隔壁的寺庙,小巷深处的国医馆,还有村口含饴弄孙的老人,使得这里处处充满生活气息,形成了比西塘静谧比乌镇单纯、比南浔更亲切”的另一番婉约秀气的江南水乡

我区乡村旅游初见起色,以荷兰花海和美满恒北为代表,中华农耕文化园、草庙自驾游基地、幽阑仙境休闲农庄幸福公社、梦汇田园养生庄园以及七彩花田等六朵金花”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共同构成了“画里大丰”的鲜明特色,使大丰充满了“乡下的城市味道”,我们应在打造特色田园风光、农耕文化、彰显地方特色方面继续努力,深入挖掘,放大资源优势,进一步丰富内涵,提升业态质感。

4、借力专业团队企划与公司独立运作

借力专业团队的企划和旅游公司的独立运作,是景区建设运行的成功途径之一,句容市为促进茅山和宝华山旅游产业发展,加大旅游资源开发整合力度,专门成立副处级的茅山风景区管理处和宝华山旅游开发公司,统一负责景区内的行政执法、规划建设、资源保护利用等方面工作,为景区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领导支持和组织保障我区荷兰花海的成功也印证了这一点,所以我们在打造全域旅游的过程中,要重视专业企划和公司化运作,敢于突破原有行政区划和管理模式,比如前文提及的“礼佛悟道”旅游专线,就可以把在各处的相关资源进行整合,成立专门的管理公司,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开发和运营。在此同时,要注重引进社会资本和专业管理团队,舍得并善于以资源换合作、求共赢。

 
【 文章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次数:1320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大丰区人大常委会版权所有 苏ICP备090749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