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您现在的位置: 大丰人大 >> 正文
 
 

调研版第7期

大丰人大·(2015/7/9 10:02:42)·

关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工作情况的

调 查 与 建 议

 

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

 

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公布《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确立了以创新驱动为动力的发展方针,着力推进我国由制造大国变成制造强国,由中国制造变成中国“智”造。今年4月份以来,在夏继永副主任的带领下,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围绕促进全市企业技术进步工作开展调研,提出有关建议。

一、我市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工作的基本情况

1、重视程度不断增强,企业技术进步和创新有利环境持续优化。近年来,市政府高度重视企业技术进步工作,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企业技术进步的法律规定和条例意见,成立了大丰市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出台完善了《关于促进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关于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工作的意见》、《关于实施大丰市“616”人才引进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大丰市中小企业应急过桥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等支持企业科技进步、人才引进、创新创业、技改资金保障等方面的系列政策性文件,各镇、各园区也针对自身实际出台了鼓励企业转型升级、推进技术进步的奖励、鼓励办法或意见,为全市企业技术进步提供政策支持。2014年以来,市政府及经信委、科技局等相关部门能切实落实国家、省、市各项扶持企业技术创新的优惠政策,扶持力度大,奖励范围广,有力促进了企业技术进步工作。仅2014年,全市社会研发经费投入7.96亿元,占GDP比重达1.71%;科学技术支出2.97亿元,占公共财政拨款支出4 %;科技型企业减免税收7912万元;兑现盐城市和本市相关科技政策奖励资金1000余万元;市财政还设立了1亿元的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1000万元的人才引进专项资金充分保障和调动了企业技术进步工作的积极性。

2、企业技术进步能力提升,创新产业集聚效应显现。市政府高度重视高新技术开发工作,大力推进高新技术园区建设,优化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强化产业集群发展的规划、引导和对外招商引资,支持、鼓励中小企业和非公企业向工业园区聚集,提高高新企业聚集度,逐步形成有特色、上规模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和创新集聚效应。2014年,高新技术园区实现财政总收入6800万元,引进外资1100万美元,软件园入驻企业达150家。我市以区园“六有”和规模骨干企业“五有”建设为目标,大力推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强化骨干企业研发机构表率作用,积极搭建和完善产学研平台,促进技术进步。截至4月底,全市规模骨干企业研发机构实现全覆盖,300多家企业与270多家高校院所有务实合作,签有政产学研合作协议218份,建成紧密型产学研联合体138个,在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区分别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加快了我市企业搭建产学研平台建设速度,强化了产学研合作力度,共同推进企业创新和转型升级再上新台阶。

3、增强企业技术进步主体作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速度加快。近年来,通过企业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全市企业每年开发新产品超过100个,2014年80多个新产品被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产品;各类企业共获得专利授权600件、发明授权48件,传统产业正由劳动密集型、粗放型向技术型、集约化方向转变,许多传统产业通过转型升级形成了特色产业集聚效应,使企业产能得到提升,效益明显增幅,产品质量得到保障,技术进步科技含量增加,加快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速度。2014年全市完成工业投资192亿元,实施千万元以上技改项目97个,全年固定资产设备投资进项税抵扣完成4.09亿元,总量位居盐城第一。在规模骨干企业研发机构实现全覆盖基础上,其他企业拥有盐城市级以上各类科技创新载体平台近200家(个),企业的研发能力和创新水平显著提高,创新、研发投入加大,企业技术进步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如江苏森威精锻有限公司新引进的麦格纳尼桑项目智能化自动生产线,实现生产线无员工24小时全天候自动工作,生产效率提高了166%,产品订单已预定至2024年。

二、存在的问题

1、企业技术创新氛围还不,政策措施有待完善一是扶持政策有待完善。我省自去年10月1日开始实施《江苏省企业技术进步条例》,但宣传力度不强,企业知晓范围还不广。经济主管部门涉及企业技术进步的财政、税收、金融等相关的鼓励、激励、扶持政策设置不尽完善,广大中小企业在技术进步中获得的奖励较少。二是管理服务机制还需创新。相关部门对服务传统产业的技术支持、信息咨询、法律援助、员工培训、对外经济合作、金融创新等管理服务机制有待健全和加强,企业技术进步资金保障机制尚需完善,部门之间沟通不畅,影响了部分中小企业的技术发展空间。

2、促进技术进步要素支撑不强,创新能力有待提升。一是业人才建设需待加强。目前,我市传统产业中,从业人员都是60、70后,工人文化水平、职业素养相对较低,企业出现留不住熟练工,招不到新工人的困难局面,影响企业整体技术水平发挥。我市因长三角等发达地区稍显偏远、工资待遇不及上海、苏州等因素,相对缺乏释放人才红利与实现个人梦想相结合平台,因此在创新型、技术性、高级技工等人才上较为缺乏,影响企业技术进步的速度。二是产学研合作规模偏小,先进技术引进程度不高。我市中小企业中多数企业未采用建立行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方式进行产学研合作,少数企业仅在某个新技术、新产品项目上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单一合作关系,缺乏长期、深入、广泛的科技合作联系,对国外和国内的先进技术引进及应用的程度不高、数量不多。

3、新常态下企业效益整体下滑,创新动力有待加强。一是企业技术进步主体能力不足。据统计,截止4月底,我市工业制造业企业7245家中,规模以上有416家、中型企业51家,广大中小企业应该是我市企业未来技术进步和创新的重要力量,但因这些中小企业经济实力、技术基础、人力资源、风险控制及其他方面的制约,企业经营者只追求“短、平、快”的眼前利益,“小富即安”、“安于现状”思想严重,缺乏敢冒风险的创新精神,局限了企业自身创新的能力。二是企业技术进步和创新资金来源不足。我市中小微企业中,传统产业占很大比例,企业规模小、产品技术含量低、抗风险能力差、市场竞争能力较弱,在转型升级中,存在实施技术改造成本较高、企业融资渠道困难、技术改进资金来源不足等因素,加上当前经济社会新常态下市场不稳、销路不畅,企业对市场信心不足,导致广大中小企业主不想、不敢转型升级,制约了我市企业技术进步的整体步伐。

三、几点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全面营造企业技术进步、自主创新舆论氛围。进一步大宣传力度,利用报纸、网络、电视等舆论引导,把《国家科技进步法》、《江苏省企业技术进步条例》等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内容宣传、落实到位,着力造浓企业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氛围,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舆论环境。

2、转变和创新财政资金政策扶持方式,全面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一是重视高新技术规模企业的培植,积极推进“智能车间”建设,提高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水平二是降低政策门槛,扩大政策惠及面,完善财税和金融扶持政策,加大中小微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人才引进等专项资金的扶持力度,鼓励机器换人、自动化减人、转变生产要素,推动传统生产线的改造升级,推动企业规模发展。三是注重扶持资金在企业技术进步中的管理和使用,引导和鼓励企业主体积极创新,加快改革转型、提档升级,不断提升我市企业技术进步整体水平。

3、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全面开拓企业技术进步和创新空间。一是认真研究和解读《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纲要,坚持创新创业需求导向,探索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效措施。二是着力培育和发展新型产业,抓住市场需求、产业集聚和创新机遇,发展高端产业、高端装备、新能源、新型服务业,加强规模骨干企业引领、示范作用,破解传统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困境。三是引导和鼓励企业继续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建设,不断增加创新研发投入,扩大“互联网+”技术应用,坚持走自主开发与重点引进核心专利技术相结合的创新之路,鼓励企业积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专利,培育和发展自主品牌,助推企业科技成果转化。

4、贯彻以人为本,全面提升企业人才竞争力。一是大力实施创新发展和人才强市战略,积极落实《关于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引进培育实施办法》、《关于实施大丰市“616”人才引进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强化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提高企业技术型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待遇。二是积极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势,发展技术市场和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人才培训等系列专项服务,培养我市急需蓝领工人,全面提升企业人才竞争力。三是建立健全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的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和引导企业及各类社会资源加强产学研用平台建设,为企业持续提供科技创新动力。

5、强化保障和服务意识,全面激发企业创新升级动力。一是继续转变职能和简政放权,加强部门联动协作机制建设,统一组织、统筹规划,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共推企业技术进步。二是增强企业技术进步要素集聚,继续围绕全市特色产业、重大项目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需求,鼓励和引导企业建立各类技术研发中心,发挥产业集聚放大效应,激发企业自主创新升级动力。三是搭建孵化成果转化的各类服务平台,强化服务保障和风险防控意识,积极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服务,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本期印发:市四套班子领导,市各委办局,各镇人大、“两区”人大工作联络处,市人大常委会各委、室。

本期编辑:董均玲     总第二百三十五

 
【 文章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次数:1586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大丰区人大常委会版权所有 苏ICP备090749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