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您现在的位置: 大丰人大 >> 调查研究 >> 调查报告 >> 正文
 
 

关于市人民法院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大丰人大·(2010/5/28 14:47:40)·调查报告

——2010527日在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19次会议上

 

市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工作委员会主任  曹 震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的安排和主任会议的布置,5月中旬,我委根据监督法的有关规定,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杜家宏的指导下,对2007年以来市人民法院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期间,我们听取了市人民法院负责同志的专项工作汇报,旁听了一起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案件的庭审,查阅了市人民法院未成年刑事审判工作资料、部分案卷。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工作的成效和主要做法

2007年以来,市人民法院高度重视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工作,严格执行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各项法律制度,认真贯彻“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执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审判与教育并举,着力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工作不断开拓、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07年以来,市法院共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98件149人,适用非监禁刑116人,占总人数的77.9%。市法院刑事审判庭先后被省高院荣记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三次,被授予“盐城市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称号,连续多年被大丰市委、市政府表彰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

(一)强化力量,建章立制,不断规范审判工作

近年来,市人民法院不断强化组织机构,先后成立了青少年维权岗领导小组、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在刑事审判庭内设立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合议庭,先后抽调政治素质高、审判业务精、工作作风好的审判人员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另外还从市妇联、共青团、总工会、教育局等部门聘请了特邀人民陪审员,共同参加合议庭审理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案件。为了明确工作职责,规范工作程序,市人民法院先后制定了《关于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若干规定》、《关于涉少案件裁判文书制作规范》、《刑事审判庭青少年维权工作制度》、《未成年人量刑指导原则》等相关规定,把“两法”及最高院关于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的法律制度转化成了对未成年罪犯的审判、改造和帮教的具体流程制度。通过这些措施,使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组织有力,未成年人刑事审判规范化水平稳步提升。

(二)寓教于审,审教结合,不断增强审判效果

市人民法院在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工作中始终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以保护为立足点、教育为着力点、服务为延伸点,审慎量刑,努力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一是实施庭前调查。在庭审前办案法官深入学校、家庭、看守所,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未成年被告人的个性特点、生活环境、成长经历、思想演变历程及犯罪原因、社会危害程度等情况,并委托市社区矫正办公室对被告人进行庭前调查,为正确适用刑罚和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教育奠定了基础。二是开展庭审教育。市人民法院积极开展融入法律、情感、伦理、道德等内容的庭审教育,根据未成年被告人的认识、心理特点,认真把握庭审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利用多元化的教育主体,形成合力,全方位地冲击和震动未成年被告人,促使其自我觉醒,真诚悔罪。三是实行判后延伸。市人民法院对判处缓、管、免的未成年罪犯定期进行回访考察,深入到学校、社区,与他们谈心交流,了解其思想状况;定期组织被判处非监禁刑的未成年罪犯开展公益性劳动活动,从活动中接受教育;积极协助有关单位做好矫正工作,有效预防未成年人再次犯罪。四是加强法制宣传。市人民法院积极与教育部门联系,开展对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有多名法官被相关中小学校聘请为法制副校长,运用典型案例以案说法、举办法制讲座、指导学生开展模拟庭审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2007年以来,共举办专题法制讲座24场次,有效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

(三)积极探索,锐意进取,不断创新审判机制

市人民法院在审理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案件中,积极总结经验,研究、探索未成年人刑事审判新机制。积极推行“圆桌审判”,彰显司法人文关怀,以较为轻松的环境,消除未成年被告人开庭时的紧张、恐惧心理甚至抵触情绪,便于庭审帮教和感化未成年被告人。积极、审慎适用暂缓判决方式裁判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挽救了一些未成年人。案件审结后,向未成年被告人赠送“法官寄语”,帮助分析被告人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对未成年被告人有针对性的提出希望和忠告,进行一次特殊的法制宣传教育。加大司法建议力度,根据案件审理中发现的易滋生犯罪的社会管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以及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帮教、安置、矫正等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学校提出针对性建议,促进了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的净化和社会管理工作的创新。三年来共发出未成年人刑事审判方面的司法建议11份,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困难

近年来,市人民法院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判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还有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的机构和专职人员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加强。由于编制未解决,审判人员不足,法院尚无独立编制的未成年人审判机构,虽然在刑庭中设立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判合议庭,有专门的组成人员,但是,案多人少的矛盾仍比较突出,且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判人员因为职务升迁而流动频繁,不利于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经验的积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专业化审判工作的开展,也影响了庭前调查、庭审教育、判后延伸、法制宣传等工作的开展,导致教育、感化、挽救的成效不尽如人意。

二是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的物质装备有待进一步改进。目前刑庭在未成年人刑事犯罪调查取证、庭前调查、开庭审理、教育感化挽救、帮教安置时,缺少录音、照相和摄像等所必需的专业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证据的取得和审判工作的实效。另外,还没有专用计算机记载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的档案资料。

三是未成年罪犯的帮教工作有待进一步深入。在审理前与未成年被告人沟通交流、缓解庭审压力和释疑解惑还有欠缺,庭审教育时间较短,还未完全从情、法、理的角度对未成年被告人进行教育、感化和挽救,庭后延伸帮教措施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主动与相关部门形成帮教合力不够。

四是未成年罪犯的特殊羁押和诉讼程序有待进一步落实。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看守所与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完全做到分开羁押,造成“交叉感染”,易对未成年人产生不好的影响。同时,对于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检察院未能全部分案起诉,法院分案审判没有完全到位,影响了对未成年人案件的庭前调查、庭审帮教和回访考察工作,使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规定未能有效落实。

三、几点建议

市人民法院在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工作中,要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审判政策,始终本着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强化育人新生理念,坚持寓教于审,力争取得最佳的审判效果。在今后的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工作中注重把握好以下几点:

1、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工作的保障机制。市人民法院要主动汇报、积极沟通,努力争取党委、政府部门的支持,尽快建立独立建制的未成年人综合审判庭。要进一步改善办公条件,购置专业的物质装备,使未成年人审判工作更趋向于专业化、规范化。要选拔优秀人才充实到少年法庭队伍,加强未成年人审判人员的培训,进一步提高司法能力,逐步将少年法庭队伍打造成一支具有开拓进取精神,懂得未成年人生理、心理和教育知识,能够与未成年人沟通,有较强组织协调能力的战斗集体。要积极开展争创省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活动。

2、进一步健全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工作的帮教制度。市人民法院要在庭前、庭审、宣判、判后四环节对未成年罪犯进行帮助教育。一是重视庭前帮教。庭审前,要在初步了解未成年人犯罪事实、犯罪原因、家庭环境、性格爱好和学习工作等情况的基础上,采取谈话、谈心的方式,减轻未成年罪犯的心理压力,使其消除思想顾虑,让其暴露真实思想,以便有针对性地帮助未成年罪犯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二是做好庭审帮教。开庭时,要把握审理氛围,注意语言分寸,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着重讯问未成年罪犯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分析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引导他们对犯罪有较深刻的认识。三是注重宣判帮教。宣判时,审判人员要给未成年罪犯详细讲解判决的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耐心听取他们对判决的意见。四是抓好判后帮教。对正在服刑的未成年罪犯,要不定期地进行回访,配合劳改部门,帮助未成年罪犯安心改造,争取早日回归社会;对非监禁刑未成年罪犯要定期走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可定期组织其参加义务劳动;对非监禁刑未成年罪犯和刑满释放的未成年人要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尽力帮助其就学、就业等。同时要强化特邀陪审员的帮教作用,提高特邀陪审员的参审率,充分发挥特邀陪审员的帮教作用,有针对性地对未成年罪犯进行教育,增强教育的感召力和实效性。

3、进一步落实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工作的法律规定。市人民法院要从有利于对涉嫌犯罪的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挽救出发,积极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联系,促进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司法保护的法律规定的落实。对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共同作案的案件,看守所要尽力做到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分开羁押,避免“交叉感染”;在不影响正常诉讼的前提下,检察院将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分案提起公诉,法院分案受理,切实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在实际审判工作中,严格依法办事,确保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不公开审理,辩护、会见、暂缓判决、不认定犯罪、刑罚适用、犯罪行为能力认定等法律制度一定要执行到位。

4、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工作的宣传调研。市人民法院要认真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典型案例“以案释法”,努力扩大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判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要加强调查研究,积极向有关部门提出有利于减少、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和再犯罪的司法建议,继续加强同公安、检察、司法、团委、妇联、关工委等有关部门的联系沟通,建立健全相关联系协调工作机制,努力在预防犯罪安置帮教以及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等方面形成合力,在全社会形成利于关心与保护未成年人成长的良好氛围。

 
【 文章作者:曹 震 文章来源:市人大常委会内司工委 点击次数:3925 文章录入:rdb3    责任编辑:rdb3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大丰区人大常委会版权所有 苏ICP备090749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