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您现在的位置: 大丰人大 >> 调查研究 >> 调查报告 >> 正文
 
 

关于全区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调查报告

大丰人大·(2019/7/17 10:32:35)·调查报告

——2019年7月16日在区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上

 

区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

 

为全面了解我区上半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6月份以来,我委在常委会领导带领下,先后赴有关镇(街道)区(园)、部门、企业进行调查了解。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上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牢固树立“三新”定位,强力主攻“四大经济”,全面促进“三个一体化”,大力实施“六项工程”,积极作为、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各项指标克难求进、稳中有升,产业项目实现突破、质效明显提升,全区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态势,在实现“两高”目标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1、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预计上半年,实现GDP372.5亿元,增长6.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08亿元,增长2.6%;工业开票销售收入490.9亿元,增长9.9%;规上工业开票销售420.7亿元,增长8.5%;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8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9981元、13186元,增长8.2%、9.6%。新增规上工业企业、外贸进出口总额、工业用电量、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和增幅等指标位列盐城第一,盐城下达的16个高质量发展指标完成情况也好于预期,部分指标提前完成。

2“四大经济”蓬勃发展。海洋经济上,中韩(盐城)产业园临港产业配套区加快建设,与上海港实现“沪丰通关”模式,港口实现货物吞吐量4747.8万吨,增长3.2%;集装箱24.8万标箱,增长9.9%。飞地经济上,设立接轨上海工作部,成立“北上海大丰智库”,重抓“一区三基地”和“六对接”,重点突出项目建设和规划对接,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被纳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旅游经济上,共接待游客847.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7亿元,“五一”期间荷兰花海接待游客近30万人,远超盐城其他景区。10个旅游重点项目加快实施,《只有爱》戏剧幻城项目全面推进。城市经济上,大力实施城区强心战略,高铁枢纽站前广场完成规划设计,沪丰大道全面开工建设,斗龙港生态组团成为城市经济发展新高地。

3、产业项目取得突破。紧盯“3+3+3”产业,扎实开展“高质量重大项目攻坚年”活动,累计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86个,10亿元以上项目11个,特别是落户了汉能汉瓦、尚纬、良友3个50亿元以上项目。长岳新能源汽车、青鸟德众杉众、世贸天阶等项目开工建设,阿特斯、博汇造纸二期、丰盈锂电池、英茂糖业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盐城认定我区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1个,新投产亿元以上项目15个,新开工、新投产亿元以上项目总量均处于盐城前列。列入盐城考核的12个“两重”项目,完成投资26.2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4.5%;区内“两重”项目,完成投资174.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0.2%。

4、转型发展持续深入。新兴产业增长较快,新能源及风电装备、电子信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开票销售108.2亿元,同比增长45.8%,增幅高出全区规上开票销售增幅37.3个百分点。深入实施“263”专项行动,紧抓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深化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61.3%,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80%,高于目标40个百分点。制定化工企业“一企一策”环境整治方案,化工园区和化工生产企业整治工作稳步推进。

5、乡村振兴统筹推进。强农富农产业不断壮大,紧扣“三大特色观光农业经济带”,建成市级以上农业园区25家,休闲农业经营主体148家,规模以上农业农头企业273家。农民住房条件加快改善,2018年14个集中居住点竣工1165户、在建814户,今年17个新建集中居住点及21个集聚改善提升点正在进行规划、征地等前期工作。农村生态环境有效改善,实现污水处理设施镇镇全覆盖,畜禽养殖污染有效治理。深入推进产业扶贫、绿色扶贫、健康扶贫,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扎实推进,8个市定薄弱村成功“摘帽”。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全区经济运行稳中有难、好中有忧,面临着外部宏观形势影响和内部增长动能不足双重制约,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需要付出加倍努力。

1、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受减税降费、化工园区停产整治影响,上半年部分指标不同程度下降或欠序时,全口径工业开票欠序时1.9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开票欠序时1.1个百分点,注册外资到帐下降46.4%,而且减税降费、化工园区停产整治的影响还将持续,影响甚至会超过上半年。

2、增长动力有所不足。全区企业增长面为55.6%,低于大丰目标(60%)4.4个百分点。规模企业支撑下降,去年入库税收超亿元的8户企业中有7户企业同比下降,下降50.5%;450户规上工业企业入库税收下降19.7%。中小企业运行压力较大,2903户小规模工业一般纳税人(开票销售低于1000万元)开票销售下降7.82%,增长面仅为41.1%。

3、项目建设仍需加强。虽然上半年落户了一批1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但整体项目建设势头与周边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新招项目数量明显减少,新审批项目220个,比去年同期减少117个,下降34.7%,特别是工业项目减少95个。项目推进速度也有待加快,悦达高端康旅、台湾耿鼎汽车车身覆盖件、红太阳大数据、长城汽车变速箱等重点跟踪项目都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昆仑绿建、奥为智能门窗、中农批冷链物流等项目举行了开工仪式后一直没有实质性开工。

4、达产达效不够理想。年初排定的156个重点新增长点中,上半年新增开票销售仅38.7亿元,且近3年来,新上项目上半年工业开票超亿元的只有阿特斯、远景能源、双瑞风电、君霖纺织4家,入库税收超500万元的只有远景能源1家,新上项目支撑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增强。

5、要素瓶颈制约明显。企业家投资信心明显不足,从调查情况看,受市场、金融、审批、营商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不少企业家投资意愿偏低。审批效率有待提高,去年行政审批改革以来,由于项目立项、规划、施工许可、环评等审批事项权责不匹配、技术力量不足,严重影响了项目审批进度。同时,规划、土地、能耗、排放等多个因素也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项目落户,这些问题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并加以破解。防范化解风险压力仍然较大,政府性债务化解任务艰巨,安全生产形势也比较严竣。

6、乡村振兴任重道远。镇级经济发展明显滞后,特别是工业经济发展严重不足。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有待提升,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还不够,农业品牌效应还没有真正形成。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还很突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程度还不高。农村基础设施尚不健全,农民群众集中居住意愿不强,集中居住程度不高,农村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不强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三、做好下半年工作的几点建议

面对下半年复杂的发展环境,全区上下要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践行“两海两绿”新路径,全方位深度接轨上海,坚定不移调整产业结构,系统化推进各项工作,不断汇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奋力走在苏北苏中高质量发展前列。

1、全面提升发展质效。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围绕高质量发展定位,强力主攻“四大经济”。加快沿海开发开放,在项目招引、码头建设、航道开辟、平台提升等方面持续发力,扎实推进中韩(盐城)产业园配套区建设,打造引领对外开放新高地。以沪苏集聚区纳入长江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为契机,大力推进集聚区建设,加大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四重”方面的项目招引和推进,抢抓机遇高质建设“北上海”。依托独特生态资源,加快发展全域旅游,推动旅游与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建设相结合,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围绕大市区副中心定位,坚持“以业兴城”,做优城市经济业态布局,构建城市新经济体系,增强城市首位度、集聚度。

2、扎实推进项目建设。狠抓项目招引,强化“项目为王”导向,突出围绕“四大经济”,紧扣“3+3+3”产业,紧盯攻坚赛目标任务,强化组织推进,扎实跟踪对接,抓招商、抓项目,着力引来一批促经济、增后劲的好项目、大项目。狠抓项目落户,加快项目审批、要素供给,主动跟进,为项目落地扫清障碍。狠抓项目建设,通过实施重点项目督查、领导联挂制度、强化要素保障等措施,倒排工期,确保项目如期完工。狠抓达产达效,对已完工项目,要按照“项目化、节点化、责任化、有形化”的要求,及时组织开展竣工验收,力促投产达效。

3、大力实施动能转换。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明确产业优化升级方向,全力突破新能源及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新一代电子信息及智能终端三大产业。加快企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用足用活用好技改扶持政策,引导企业研发生产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持续推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攀升。加快工业园区整合,坚持节约集约理念,按照“空间相近、产业相关、资源互补”原则,科学合理整合现有工业园区,更好地盘活闲置资产,提升园区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

4、积极破解发展难题。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重大项目、规划、土地等决策审查委员会对项目合并审查的会办频率,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事项、流程,着力解决重大项目推进过程中面临的规划、用地、能耗、环保等审批难题。探索创新投资合作模式,通过产业基金、股权合作等办法,最大限度发挥财政资金的带动效应。加强实体经济运行服务,狠抓减税降费等政策举措落地见效,千方百计增强企业发展信心,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化工园区整治,按照省、市时间节点要求,确保各项问题整改到位。加强政府债务管理,从严从紧控制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做好债务资金接续工作,稳步推进隐性债务化解,确保风险可控。

5、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逐步构建完善“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产业格局,鼓励发展农产品深加工、高效设施农业,打造上海的“菜篮子”“米袋子”。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突出抓好“一镇十村”试点,加快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打造优美宜居新农村。重抓精准扶贫,常态化进行跟踪监测评估,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确保今年底所有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全部脱贫,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 文章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次数:1720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大丰区人大常委会版权所有 苏ICP备090749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