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您现在的位置: 大丰人大 >> 调查研究 >> 调查报告 >> 正文
 
 

关于上半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大丰人大·(2009/7/30 17:04:14)·调查报告

关于上半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情况
的 调 查 报 告


——2009年7月29日在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12次会议上

市人大常委会农村工委主任  董 干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年初工作安排,7月中旬,我委在夏继永副主任的带领下,采取走访、座谈、视察、听取汇报等多种形式对全市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农村改革,全市农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一)农村经济保持健康发展。全市夏粮总产31.79万吨,比上年增1.4%(其中小麦21.52万吨,增6.4%,大麦9.48万吨,降9.1%);油菜总产5.8万吨,比上年增10.4%;蔬菜收获44.56万亩次,比上年增近3万亩次;实现生猪饲养量92.25万头,出栏45.6万头,比上年增16.3%;家禽饲养量2290万只,出栏1340万只,比上年增24.7%;山羊、家兔的出栏量也分别比上年增30.7%、20%;水产品总产量6.6万吨,接近上年。完成绿化造林折实面积12万亩,建设绿色通道290公里,林木平均成活率达90%以上。完成拓桑及老桑园更新2170亩,春蚕发种2.14万张,蚕茧产量952吨,较往年有所下降。
    由于大麦、菜籽价格下降,今年夏熟产值7.17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0%;大蒜、韭菜等蔬菜价格高位运行,实现产值12.6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20.1%;完成畜牧业总产值10.66亿元,比上年同期有所增加,其中生猪受市场波动价格下跌但总量增加,家禽羊兔等势头较好,蚕桑单产较上年提升,亩平收入1620元,但种植面积减少,总产值较上年下降。农资价格下降较多,平均每亩成本降幅在20元以上;农民务工收入比上年下降。上半年全市实现人均现金收入4671元,比上年同期有所提高。总体来看,农业在金融危机冲击下,保持了稳中有进局面,为整个社会和经济的良好发展提供了基础保证。
    (二)现代农业发展态势较好。规模化推进有力。全市高效农业面积已达82.5万亩(新增13万亩),设施农业面积9万多亩(新增2.68万亩),市级示范园启动区已开工8个项目,14个镇千亩农业示范园建设总面积达1.64万亩。上半年新建10万元以上规模养殖大户(场)71户,生猪、家禽的规模养殖比重提升4.5个百分点。高效渔业面积达18.5万亩(新增5.5万亩)。产业化速度加快。全市现有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2个,省级龙头企业5个,盐城市级龙头企业27个。今年以来,新上“三资”投资农业项目368个,总投资6.15亿元,全市165家农业重点龙头企业完成销售收入43.5亿元。上海光明、广东温氏、华晨水产等项目的实施对我市农业产业升级将起积极的推动作用。科技化程度提高。上半年种植业引进试验、示范新品种(系)达48个,组织科研课题攻关10项以上;渔牧业以推广秸杆氨化利用、种草养畜节粮新技术和新式微孔管增氧等技术为主大力开展了科技入户行动,全市农业重大疫病防控工作扎实有效。
    (三)农村改革扎实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新发展。今年以来,全市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57个,总数达365个,吸收成员3.4万人,带动农户15万户。土地流转步伐加快。上半年,新增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7.2万亩(100亩以上规模流转60个),累计流转达21万亩,部分镇成立了农村土地流转信息中心或服务中心,新增14家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民资金互助合作形势良好。目前全市共发展了8家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发展社员1.8万人,吸纳股金和互助金7300万元,累计投放资金1亿元。农业保险工作推广有力。开办了水稻、棉花、玉米、能繁母猪和农机等险种,共收缴各类保费901.22万元,争取上级保费补贴2200多万元,已支付各类灾损赔偿1214.48万元,累计有近20万农户受益。
    (四)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去冬今春共完成水利建设总土方1182万方,拓浚大沟上河道12条,疏浚整治河塘91条,加固圩堤85公里,配套各类建筑物412座,竹港闸下迁工程已全面竣工投入运行。中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面完成镇到村管道铺设167公里,完成土方9.6万方,5座加压站全面开工。新增各类农机具2200多台套,新建户用沼气池1500多户,在泰西、裕南等村进行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试验示范工作。
    (五)财政支农力度大幅提高。我市认真执行支农资金“两个高于、一个确保”政策,2009年财政预算安排12030万元用于农业农村的发展,比上年增33%。上半年财政支农支出10898万元,同比增长88.9%。支农资金的90%均用于农村公共性、基础性事业投入。水利建设经费每年增量都超过1000万元,今年上半年已投入3480万元,还有许多款项正在拨付之中,估计将突破1个亿。同时在全民创业、高效农业、设施栽培、化解农村教育债务、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危桥改造、新农村建设、村村通公路、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农村环境整治等方面投入达1亿多元,上半年共计发放粮食、良种、农资、农机涉农等补贴1亿多元,有力保证了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二、当前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在宏观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我市上半年农村经济形势总体平稳,为全年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从调查情况分析来看,我们认为,仍然存在着一些制约发展的困难与矛盾。主要表现在:全年增收目标实现难度较大。一方面下半年是台风、涝渍等异常天气及病虫害多发季节,加之目前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低迷,秋熟作物丰产增收还存在不确定因素;另一方面宏观经济形势依然严峻,相当多的企业运行还比较艰难,用工需求萎缩,导致农民务工性收入大幅减少。人才和技术相对缺乏。农村的现状是老弱病残留守家园,农业经营和科技接受能力较差,受金融危机影响返乡人员因资金和技术限制创业艰难;农技服务体系则普遍存在人员超编、结构老化、知识陈旧现象,由于体制原因缺乏新生力量,在某种程度上已无力为农业提供更多优质服务。镇村债务居高难下。部分镇村债务化解工作举步维艰,严重影响经济持续发展和基层组织运转。在化解过程中,部分镇村又形成了新的债务。高效农业发展尚有差距。园区高效农业还处在以政府大力推动为主阶段,投入比较大,对农业的带动作用还不凸显,对农民增收贡献还不大,同时各镇之间发展速度也较不平衡。龙头企业带动能力有待加强。我市农业龙头企业大多规模偏小,科技创新水平不高,市场开拓能力较弱,农产品加工普遍存在初级产品多、精加工产品少现象,这些都直接制约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农户带动能力。一些专业合作社由于实力较弱,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带动农户作用发挥不明显。部分政策在落实过程中存在偏差。农民应缴的“一事一议”等费用征收困难;少数地方已规划和应规划为林业用地的土地被当作普通农田发包;国家鼓励农村规模养殖的用地优惠政策还未落实到位;部分镇村土地流转工作还未完全规范;个别地方将上级财政支农项目资金挪用,影响较大。
    三、关于今后工作的几点建议
    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影响仍未见底,在当前形势下,农业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稳定经济、稳定社会、稳定人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精心组织,夺取秋熟全面丰收。八、九月份是自然灾害频发季节,要密切把握旱涝风雹等自然灾害发生动态,精心制定预案,积极做好防灾抗灾各项准备,最大限度减轻损失;要认真抓好秋熟作物田间管理,加强病虫草害防治,调整优化畜禽养殖结构,严防生猪产业出现大的波动;加大对农药、化肥、饲料、兽药等农资的生产经营监管力度,杜绝坑农害农事故发生,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为秋熟增产奠定基础。
    2、难中求进,着力提高农民收入。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以科技入户工程和示范园区建设为抓手,加大扶持和引导力度,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促进农业全面提质降本增效。发挥龙头带动作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帮助企业解决困难、渡过难关,优化服务环境,拓宽融资渠道,促进企业良性运转;全力抓好温氏养殖、光明奶牛等大项目的建设,及早发挥对大丰农业、农民的带动作用;策应国家沿海开发战略,进一步加大农业招商力度,尽快提升大丰农业发展层次。做好劳动力转移工作。一方面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劳务市场信息服务,提高其就业增收能力;另一方面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建设,积极为农民工创造就业机会;要坚持就业与创业并举,通过示范带动和政策扶持带动农民创业,拓展转移空间。进一步关注农村弱势群体。目前全市尚有8815户贫困农户,解决好他们的生活问题是全市上下共同的责任。要努力扩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覆盖面,做到应保尽保;广泛发动各方面力量关注帮扶弱势群体,把更多的资源向经济薄弱村和低收入农户倾斜,加快脱贫攻坚步伐,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困难。
    3、突出重点,继续深化农村经济改革。土地流转要坚持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与之相关的信息、金融、法律等服务体系,加快和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要加以规范和引导,建立监管和协调机制,加大风险防范,促进健康发展,同时要努力拓宽农村融资渠道,逐步解决农民贷款难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数量增加的同时要注重提升合作规模和层次,力争在规范管理和经营效益上求突破,要通过合作经营和服务使更多农民真正得到实惠。农业服务体系建设要进一步加强,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解决体制机制、人员素质、队伍稳定、服务创新等问题,研究探索市场经济新形势下的农业服务新模式。
    4、克服困难,继续加大财政支农力度。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不断加深,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政府财政增收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人员经费刚性增长又比较大,财政承受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各方面所需大量投入之间的矛盾将会越来越大。在此形势下,要继续遵循“两个高于、一个确保”原则,努力加大财政对农业农村的投入,落实好中央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在增加支农投入的同时,要区别对待、不能大包大揽,对新农村建设、高效农业及小农水工程建设等应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和政策导向作用,吸引带动社会力量和社会资金共同参与。要抓住国家发展农业拉动内需的机遇,加大对上级财政扶持项目的争取力度,同时积极推进各类支农资金整合,加大监管力度,建立激励、约束并重的考核机制,使各级财政支农资金真正落到实处,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文章作者:董 干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次数:2304 文章录入:rdb3    责任编辑:rdb3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大丰区人大常委会版权所有 苏ICP备090749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