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您现在的位置: 大丰人大 >> 调查研究 >> 理论研究 >> 正文
 
 

浅谈农田基本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丰人大·(2015/7/7 11:10:54)·理论研究

三龙镇人大   沈菊兵

 

党和国家一直十分重视和关心“三农”工作。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在全国推行农村家庭土地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决定,拉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取消了吃大锅饭的旧体制,对调整生产关系,有效资源配置,促进生产力可持续发展,解决十三亿中国人温饱问题,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作出了卓越功勋,功在千秋惠及万代。但是,我们不能躺在前人功劳簿上吃老本,要不断完善和提高,深化农村改革,创新改革举措,推动“三农”工作新发展。

30年前生产关系重大调整的主流是让农民有了土地的承包权种田的自主权产品的经营权,释放了生产力历史从未有过的能量,农业增加了效益,农民增加了收入,人民生活水平得以提高和改善,这是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但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来看,目前确实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是分得有余,统的不足,农田基本建设等社会公共化服务工作受到了制约,农民一家一户想办的事办不到、办不了,大面积土地整理项目难推进难实施。再从近几年的形势发展看,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田基本建设暴露出不少突出的问题,有相当比例的农户不是把田越种越好,而是越种越差;产量不是越种越高,而是越种越低;从种田中得到的收入不是越来越多,而是越来越少。甚至有弃荒现象。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一是思想淡化。农民对承包地的关心和重视程度并不像推行大包干初期那样,视田如宝,视田如命。认为种几亩承包地再也不是发家致富的唯一源泉。农村已有60%的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进城打工,外出经商比比皆是,过去农村称的“能工巧匠”现在绝大多数都是“离土离乡”的打工者,即使是没有一技之长的中青年也进城去“当保安、站门岗”。在家年种10亩地,不如出门打半年工。再加种田劳动强度大,生产周期长,投入成本高,自然灾害风险多,收获效益低等等人们从思想上淡化了对种田的认识,思想总开关出现了偏差。

二是水系恶化。建好农田“外三沟、内三沟”是农田水系防旱防涝的根本保证。近几年农田基本建设得到了各层各级党委和政府重视和关怀,结合加强生态建设防污染,对河道环境进行了大量整治,部分村组农户承包地的“外三沟” 得到了整治改造,呈现出“蓝天绿水,碧波荡漾”。但是有部分村组和农户承包地的“内三沟”有80%的是死水一坛,涵洞全部淤塞,田无埂无边无人问津。什么条沟、排沟、墒沟,几乎一沟不沟,庄稼长到了沟心,秸秆填满沟塘。出现灌不进、排不出,雨天水汪汪,睛天冒盐霜的严重现象。墒墒通沟,沟沟通河,雨田干的要求,己是纸上谈兵,俗话说“一丈不通,万丈无用”,2004年以来的几次洪涝灾害,出现很多农户承包田积水成灾,一片汪洋的情况,农户听天由命,政府无从下手,对此值得深思反省。

三是地力退化大包干30多年了,没有看见一户“挑过泥、铺过生、长过绿肥、埋过青”,畜禽粪便沟塘、河坡、田坎、路边到处都是,污染环境,影响居民生产生活。现在农户承包地基本不见有机肥,几十年很少看到群众往田里挑过粪肥,运过灰杂肥,追施过精厩肥,至少有70%的户,都是白耕白种(秸草还田肥效不大),有的群众自己也很坦率地说,现在我们种田不用肩挑,全靠化肥来往田里抛,土壤越种越板结,土质越来越退化,有的地块又出现新的返盐碱现象。

四是技术弱化。大包干初期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农业的病虫草害防控和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这几年由于受市场经济影响,几乎听不到农技部门的声音,既没有关心良种的好坏,也没有关心植保要求,过去的水、肥、土、种、密、保、工、管的农业八字方针不谈了,长多长少,长好长坏全由群众自己作主了,真正变成大包干一手掼的做法。“科技就是生产力”,如此弱化科技,生产力水平就很难提高

五是管理简化。“有收无收在于种,多收少收在于管”,现在相当部分承包户对田间管理要求很差,粗放型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没有生产任务,没有指标要求,种的是自由田,长的是懒庄稼,药水打打、化肥洒洒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农户连杂草也不除了,就用“百草枯”一打了事。“在家弄欠的,不如外去苦现的”。因此,土地的产出率很低,造成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不能发挥土地应有的正能量。

近年来虽然中央三令五申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中央和省市财政投入大量资金,但由于过去欠账太多,杯水车薪,加之农村各家各户分散经营,田块零散,难以整体规划。农田基本建设到了亟待重视和加强不可的时候了。

针对以上农田基本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以下几点建议:

1、强化宣传引导,增加投入意识。党中央、国务院一直把“三农”工作放在首要地位,先后出台了17个一号文件和若干惠农扶持政策,特别是2009年以来的7个一号文件,主题是:“建设适应现代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基础设施,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从中央层面上把涵盖农田基本建设在内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了农村工作的重要位置。给发展农村经济带来新机遇,为我们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首先要加强思想教育,教育和引农民“民以食为天,农以田为本”的思想不能丢,承包地在某种程度上是承包户从事二、三产业的退路,万一二、三产业产能过剩或人员臃肿,你放弃了承包地,又能向何处去呢?无论是过去、现在、将来,我们国家仍然是无农不稳,没有农业和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农业、农村、农民的全面小康,我们要学习、实践好中央今年的1号文件精神。其次要动员农民抓住政策机遇,加大农业投入,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2、推进土地流转,提高规模效益在不改变耕地用途,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适度流转。这样,农田基本建设就能够真正做到降低田块系数和田块零碎化程度,将零碎的不规则的小田建设成集中连片的网格条田,进而保障农业规模化、现代化作业和经营。此外,将农田基本建设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结合,可以有效破解由于农民外出打工造成的耕地被撂荒的问题,并充分利用各种专业合作社、发展大户、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带领农村留守的有效劳动力发展现代农业,大提高土地效益,让农民真正富裕起来。
  3、因地制宜规划,科学合理建设。要千方百计加大农田基本建设投入,重点抓两个方面:一方面,重抓水系建设。“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要大张旗鼓的开展清理“内三沟”活动,普遍达到撩深拓宽脱壳一遍,做到“内三沟”条条疏理通往“外三沟”的要求。不能适用“内三沟”的大小涵洞做一次彻底更新,资金来源应考虑以四个一部分来解决。一是争取国家支持。积极向上争取国家项目资金,用于农田基本建设;二是省、市(县)补贴。争取一事一议奖补资金和市(县)水利部门在水利资源费中返还一部分;三是整合镇村闲置资源。在镇村集体经济中挤出一部分;四是一事一议,动员承包户以资代劳。负担一部分。另一方面,把抓土壤改良提升到党政工作重要位置。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克服大少爷种田作风,把绿质埋青、秸秆还田、家禽家畜等腐质有机肥用于农田改良,使土壤不断增加有机质,有效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入市竞争率,提高种田经济效益。要抓住国家倾斜支持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契机,既要把耕地、道路、排灌沟渠等结合起来通盘考虑,科学规划,合理安排,以达到改善和提高农业生产条件,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又要注重土地平整、土壤改良、农田防护和生态环境等工程,提高耕地生产能力,促进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要把目前较为分散的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有关的现代农业、小农水等建设项目统筹规划,通盘考虑,提高资金利用率和有效率。
  4、协调部门配合,突出专项用途。目前与农田基本建设工作有关的国土、农业、水利、农办等部门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各自为阵而缺乏有效的整合和协调,这就要求政府牵头,构建各部门联动体系,整合各部门各渠道资金,进行农田基本建设,侧重抓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打造高标准基本农田示范工程,使之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亮点,结构调整、特色示范的亮点,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的亮点。
  5、规范农田管理,落实主体责任。首先是要对已建设好的高标准基本农田,按照基本农田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予以重点保护。其次是明确管护主体和责任。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后,要建立统一的、规范的、标准化的标志牌,载明面积、范围、主要设施和保护责任单位等。县、乡、村层层签订管护责任书,建立管护的长效机制。同时在建设好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区,大力推广先进的、成熟的、优良的科研成果,让高标准基本农田真正实现高产、优质、高效起到示范推动整体推进的效果。

 
【 文章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次数:2722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大丰区人大常委会版权所有 苏ICP备090749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