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您现在的位置: 大丰人大 >> 调查研究 >> 调查报告 >> 正文
 
 

关于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大丰人大·(2012/10/9 15:38:25)·调查报告

——2012年9月27日在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5次会议上

 

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主任   周 健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为进一步推进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年初工作安排,8月底9月初,我委在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夏继永的带领下,对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听取了市文广新局汤云庆局长的情况汇报,察看了市歌舞团、影城数字影院、图书馆、广播电视台播控机房等文化单位。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近年来,市人民政府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大公共文化设施投入和建设,通过争创江苏省文化示范区、创建文化产业园区、举办麋鹿节、打造影视基地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大力发展我市文化事业,不断推进我市文化产业发展,使我市文化产业迈上了新台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基本情况

(一)领导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市人民政府坚持把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切实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力度,成立了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多次召开文化产业发展协调会,研究解决文化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制定了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大力培植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在保障文化事业发展的同时,不断增加文化产业的投入。“十一五”期间,全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超过10亿元,近几年我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连续保持30%以上的增速,2011年的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7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由“十一五”初的不到1%提高到近3%,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逐年提高,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二)双轮驱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趋势旺。文化主管部门按照市人民政府确定的“文化事业带动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助推文化事业”的指导方针,加强对文化产业的管理,加大了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产业园区的建设力度,先后投资3.5亿元建成了奥体中心、投资2.5亿元建设了湿地公园、投资5.5亿元正在建设斗龙生态主题公园,在12个镇都建成了面积超过700㎡的文化站,一大批文化场馆的建成和使用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从统计部门对文化产业的分类标准来看,我市广播影视、文化创意、出版发行、文化娱乐等文化行业发展迅速,且都达到一定规模,截止2011年底,登记在册的文化企业和工商业户有609家。其中,网吧60家,游戏厅77家,音像经营店17家,书刊零售点105家,印刷企业84家。创意设计、影视生产基地、动漫游戏、数字出版等文化新业态发展加快。初步建成1个省级创意设计产业基地,规划建设2个影视基地,引进兴办动漫游戏等产业项目5个,文化新业态在文化产业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发展趋势旺盛。

(三)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平台建设速度快。近年来,市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按照文化产业发展要求,不断挖掘我市文化资源,大力构建文化产业发展平台。我市的麋鹿文化、知青文化、水浒文化、海盐文化等文化品牌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并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通过举办国际麋鹿节、麋鹿生态国际旅游节吸引了大批客商,招引了不少大项目;以知青文化为纽带,创立了知青影视基地;以海盐文化为主题,建立了海洋馆和海贼王动漫主题公园;以东方一号创意园为基地,创建了省级文化创意产业园;以图书馆、文化馆为主阵地,大力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获得了“江苏省文化示范区”称号;以提升人们生活质量,陶冶情操为目的,建成了银杏湖公园、常新公园、斗龙生态等主题公园;以“大丰蓝色之旅”——沪丰大型旅游专题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提升大丰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全省、全国、乃至全球游客的眼光。通过以上措施使我市文化产业平台建设速度加快,有力地促进了文化产业发展。

(四)骨干带动,文化企业运行效益好。我市瞄准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大力支持引导文化企业发展,积极培植文化骨干企业龙头项目,以创建文化品牌带动文化产业发展,以兴办骨干企业推动文化产业总量提升。东方一号创意园是市政府培植的重点项目,也是目前苏北地区唯一的江苏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其新、奇、特的高端产品在当今世界工业领域和生活领域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已成为带动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排头兵,荣获首届中国苏州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交易博览会“最佳特装奖”,它的发展将成为盐城、江苏,乃至长三角区域制造业自主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基地,成为促进大丰产业结构优化,产品转型升级的助推器,更可望成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大丰电影院适应市场化要求,改、扩建了相关设施,引进了数字化放映系统,采取灵活的经营方式,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市人民印刷有限公司加快技术创新,在苏北地区首家实现了数码印刷,提高了印刷品的标准化层次,促进了印刷行业的规模效应。

二、存在问题

我市文化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与国家文化大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及其他先进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一)文化产业规划不够详实,创业氛围需进一步加强。目前,尽管我市制定了“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但发展文化产业的相关配套措施不够详实,目标任务不够细化,引导扶持政策还需加大,检查考核的力度也不够,文化产业创业意识还需强化,氛围需进一步造浓。少数部门存在着文化产业是软任务、软指标的观念,认识不到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实际工作中也没能把发展文化产业摆上重要位置,因此从事文化创意,创建文化企业的人也不多。我市每年都搞文化旅游和外出招商活动,每次招揽的客商不少,但招引的文化产业项目,能够最终落户并形成产业规模的不多,要实现到2015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32.4亿元,文化产业占GDP6%的目标要求还很艰巨。

(二)文化产业规模总量不大,龙头企业产业链不长。我市现有文化产业门类齐全,但文化企业存在着规模不大、分散经营、集约化程度不高的问题,形不成规模效应。传统行业较多,新兴产业、创意产业还刚起步,文化产业粗放式经营,精品不多,形不成拳头产品,没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领军企业,使得文化产业的发展缺少具有创意实力的龙头带动,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到今后我市文化产业总量的提升。

(三)文化产业投资渠道不畅,创新人才不足。文化产业发展靠的是政策引导、投资拉动,只有文化产业的大投入,才能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目前,我市文化产业的投入力度不大,投资渠道不畅,缺少鼓励文化产业投资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一方面,投资主体仍集中在工业经济上,文化产业投入相对较少;另一方面,人们对文化产业的投入产出比有疑虑,不愿投入。加之文化产业专业队伍严重不足,缺少具有创意理念、创新才干的领军人才以及从事文化创业、文化经营和文化管理的专业技术人才。

三、几点建议

文化产业是高科技产业、朝阳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发展前景诱人,全市上下要统一思想、汇集才智、大力引导、全力培植文化产业。

(一)完善产业规划,招引文化产业项目,增强发展后劲。要充分发挥规划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尽快制定详实的产业规划,明确领导责任,落实目标任务,健全考核机制,创造出积极投身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浓烈氛围。招引文化产业大项目、培育文化产业大企业,是增强文化产业发展后劲的重要途径。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像抓工业经济规划一样抓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要像招引工业经济项目一样,招引和创办文化产业项目,将文化产业列入重点招商范畴,通过国际麋鹿旅游节和知青纪念馆影视基地等现有文化平台,招引文化产业大项目落户大丰。要广泛宣传我市传统文化特点,提高我市特色文化知名度,让更多的有识之士了解大丰,投资大丰文化产业,为大丰经济发展增添后劲。

(二)扩大投资渠道,引进文化产业人才,增强发展动力。投资拉动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关键,我市正处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起步阶段,发展文化产业的资金需求量大,仅靠政府投入拉动不了产业发展,必须依赖社会和企业投资,文化产业才有大发展。要在国家许可范围内,出台鼓励社会民间组织及个人参与文化产业项目建设的政策措施,采取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财政投入与民间投资相结合,项目建设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多元化、多渠道筹措资金,全领域、全方位对外开放吸引投资,以影视基地、创意园为平台,积极联络对接大导演、大企业、大公司,争取他们的投入。尽快制定人才培养政策,引进机制,招引文化创意和经营管理的技术人才,鼓励文化产业领军人才和创意团队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进驻园区,并对文化产业作出贡献的给予重奖,从而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动力。

(三)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完善文化产业机制,增创发展优势。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是当前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只有引入市场机制,参与市场竞争,才能为文化产业注入活力。要适应产业发展要求,尽快建立大丰市广电有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要根据市场需求加快文艺院团改制和资源重组,组建大丰市演艺集团;市歌舞团要发挥自身优势,在保证市里重大演出活动、完成“送戏下乡”任务的同时,面向市场,争取联合、挂靠等不同方式实行企业化管理,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要针对我市传统文化产业规模偏小,经营分散,产值不高的现状,加快结构调整和行业升级工作,引导企业联谊联盟,做强做大企业,鼓励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增创产业发展优势。

以上报告,供各位主任、委员审议时参考。

 
【 文章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次数:2554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大丰区人大常委会版权所有 苏ICP备090749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