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丰市粮食局
各位主任、副主任: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关注粮食安全、增加地方储备粮”议案的办理情况作一汇报。
一、高度重视人大议案办理
两会期间,人大代表站在关注粮食安全的高度,提出要增加地方储备粮的议案,体现了代表们高度关注民生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代表们的议案,即转我局落实,接到议案交办单后,我局迅速行动,立即召开局务会研究办理。
1、组建班子。为切实做好议案办理工作,我局成立议案办理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负责人任副组长,各职能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形成了局长全面负责,分管局长具体落实,职能科室责任包干的工作体系,为全面落实议案办理打下坚实基础。
2、深入调研。为做好议案办理工作,对我市地方储备粮的现状做了深入的调研,从2004年开始,我市开始实施地方储备粮计划,由市财政局负责地方储备粮所需的保管、轮换费用和利息补贴,市农发行负责提供粮食收购资金,市粮食局负责粮食收购、保管、储存、轮换、管理等。从最初的4000吨到今年逐步增加到8000吨,发挥了一定的粮食安全保障效能。但随着近几年我市城镇化、工业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镇人口和外来人员急剧增加,据2010年底统计数据,我市城镇非农人口超过30万人,按储备粮管理规范要求(特殊情况下,须保证每人每天1斤共3个月的口粮供应)需2万吨以上(这里面不考虑外来人员因素),我市现有8000吨地方储备粮,在紧急情况下,仅能供应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大丰是粮食产区,如果发生大规模灾害(战争)等特殊情况,外来支援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增强自身地方储备力量,不断完善立体储备体系才能保障全市粮食安全。为了更进一步地做好地方储备粮储备工作,我们在5月上旬,邀请市政府办蔡惠民同志共赴江苏靖江市、浙江舟山市考察学习地方储备粮管理和粮食产业园区建设,靖江城市人口20多万,也是县级市,地方储备粮规模已达2.2万吨,基本达到规范管理要求;舟山市因是粮食销区、粮食储备规模相对较大,全市城市人口80多万,另有驻军1万多人,地方储备近20万吨,另有战备储备15万吨。在学习地方储备管理的同时,靖江粮食产业园建设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靖江全年小麦产量不足全省的1%,现在已经发展为长江下游最大的小麦集散地,全国最大的国产弱筋小麦集散地,全国最大的优质软红冬小麦集散地,2010年粮食购销经营总量334万吨,靖江粮食企业实现了全省小麦10%的销量,经靖江中转流向外地小麦达到180万吨,约占全省小麦年销量的27%,这一切都得益于地方政府对粮食物流建设的高度重视,早在2006年靖江市委、市政府就批准同意在长江黄金岸线规划建设靖江粮食产业园,总投资40亿元,使之成为长三角地区最有特色的粮食产业园,不到5年的时间,这一目标基本实现。
3、提出方案。接到人大议案交办单后,我们迅速研究制定方案,并具书面请示报告,就关于粮食安全的三个问题向市政府专题汇报请示。一是增加地方储备粮计划。增加储备规模,减轻应急供应压力。二是组建粮食行政执法大队,加强粮食市场执法检查,规范净化粮食流通市场,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保障。三是健全粮油防治检测中心。充实人员技术力量,添置更新设备仪器,落实工作经费,保障工作顺利开展。
4、迅速落实。市领导对我们的请示报告非常重视,4月份召开专题会办会,研究粮食安全问题,并形成了[2011]26号市长会办纪要,明确今年新增地方储备粮1500吨,今后逐年增加,同时加强粮食执法队伍建设,由市编办拿方案,成立粮食行政执法大队,统筹考虑粮油防治检测中心人员、设备、经费健全完善问题。根据市长会办纪要精神,我局迅速组织落实,主动协调农发行增加地方储备粮贷款盘子,财政局落实保管轮换费用和贷款银行利息,具体承办企业市粮食购销总公司落实新增地方储备粮承储库点。
二、认真落实粮食安全措施
在具体措施上,我局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增扩仓容:新团国家粮食储备库、中南粮库二期扩建工程新增现代化标准粮食仓容1.4万吨,总投资近800万元(其中:市财政支持150万元,省财政支持120万元,自筹530万元)已全部竣工,其中:新团储备库二期扩建项目已通过验收,夏粮收购正式投入使用,中南粮库扩建项目等待竣工验收。另新团储备库烘干线项目、佳丰油脂预榨扩能等一批基础设施投入项目均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为地方储备粮、储备油的顺利入库打好了良好基础。
2、增加储备:新增1500吨地方储备粮计划后,我市地方储备粮达9500吨,其中:小麦5500吨,稻谷4000吨,我将全力在今年夏粮收购中,保质保量将5500吨小麦收储到位,秋粮收购时将4000吨稻谷及时轮出轮进,保证地方储备粮库存真实,质量达标。
3、规范管理:我们将进一步按《江苏省储备粮管理办法》的要求,做好地方储备粮管理工作,对库存储备粮严格粮情检查制度和保管责任制,确保做到储存安全、质量合格、数量真实,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
4、抓好轮换:根据储备粮管理规范,切实做好存粮一年一轮制,严格按要求规范轮换,及时轮入,坚决杜绝陈化粮储备,确保地方储备粮食用安全卫生。
5、健全机制: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粮食安全工作的领导,健全完善地方储备粮管理体系和网络,同时加强对社会粮食企业最高、最低库存的监管,建好社会粮源台帐,探索建立粮食立体储备体系,以作为地方储备粮不足时有效补充。
6、建好园区:我局已委托南京财经大学编制了《大丰港粮食现代物流规划》,成为全省第一家通过省级专家评审的县级粮食物流规划。规划充分利用大丰港的地理优势,将大丰港粮食现代物流项目建设成为辐射江苏东中部地区,并延伸到安徽、山东等周边省份腹地,同时辐射福建、广东以及东亚、东南亚等区域的全国东部沿海重要散粮通道节点和散粮物流中转枢纽,以出小麦、大麦等品种,进玉米、水稻、大豆、油料等品种的散储、散运、散装、散卸为主要形式,实现布局合理、设施先进、货流通畅的现代化粮食物流网。
大丰港粮食物流园建设已经启动,被江苏省粮食局列入“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并报省发改委立项,目前已经建成投产两个项目(江苏北大荒米业公司20万吨食用植物油生产线项目、上海良友集团大丰港30万吨粮食仓储项目),另签约一个项目,为总投资15亿元的大丰港粮食现代物流园项目,项目载体企业,注册资金5000万元的银都粮食物流江苏有限公司已注册开始运行,正在办理土地征用手续等,粮食局作为项目服务单位正全力以赴帮助协调服务各项事宜,推动项目早日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全市粮食流通量将大幅度增加,极大地增强了我市粮食调控和保障能力。在此,我代表大丰粮食局恳请市人大、市政府领导关注关心粮食事业和粮食物流园建设,我局将以此为动力,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保障全市粮食安全为已任,以发展粮食经济为核心,为“坚持科学发展、建设幸福大丰”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三、粮食安全仍须加强
1、地方储备还需增量。尽管目前我市地方储备粮已有9500吨,但从规范要求看,还未达到标准要求,目前尚缺11000吨。
2、执法大队亟待组建。粮食行政执法大队将承担全市粮食市场的监督检查工作,市编办已同意增加2个编制组建执法大队,为了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将在局机关及下属事业单位调剂抽调几名同志组成粮食行政执法大队,开展工作,规范净化粮食市场,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
3、检测中心尚须完善。我市粮油防治检测中心承担着国家22个粮食监测点,46个省级粮食监测点的质量监测工作和全市粮食流通统计、粮食质量检测、粮食保管防治的业务指导、技术支持等工作,由于体制改革时,核定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实际无任何收入)因缺少经费,人员长期不流动,造成目前人员老化(平均年龄超过50岁),设备陈旧不全(有近10年未添置设备仪器),工资无保障(盐城市防治检测站为财政全额拨款单位),很难保障粮油检测和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粮食安全关系千家万户,它不仅仅是我们一个部门的工作,更应该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事业,我们将认真履行部门职责,恪尽职守,不辱使命,全力做好粮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