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您现在的位置: 大丰人大 >> 代表履职 >> 代表风采 >> 正文
 
 

创业为民,担承起永恒的代表职责

大丰人大·(2009/9/11 11:14:53)·代表风采

 

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仲汉根,是盐城市第四届、第六届人大代表,也是大丰市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三届人大代表。他创业为民的奋斗历程,始终与他担任各级人大代表、为人民履行代表职责的过程相交相融。二十多年来,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无论面对多么严峻的挑战,他始终坚定为民创业、创业为民的信念!在他的领导下,辉丰农化由一个只有十几人的乡间小作坊,逐步成长为拥有资产5.8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税利近2亿元的跨国公司。

 

一、临危受命,绝地求生初创业

 

辉丰公司的前身是“大丰县农化厂”。说是县农化厂,其实是个一缺资金、二少人才、三无技术,仅靠为县农资公司分装小包装农药来挣点加工费的乡办手工小作坊。1989年全年的销售额才十几万元。由于经营不善,企业始终在倒闭的边缘挣扎。在这个节骨眼上,农化厂所在的龙堤乡党委领导找到仲汉根,要他带领大伙儿好好地闯一闯。厂里的兄弟们得知此事后也都对他说:“汉根啊,你懂技术,有路子,现在组织相信你,你得出来把这厂子撑起来,不能让兄弟们再回家种地了啊!”身为龙堤乡人,仲汉根从厂创办的那一天起就进了厂,从一名普通职工干起,一直做到了技术员、厂长助理,因此他对家门口这爿小厂有着特别的感情。看着大伙期盼的目光,他心里一下子冲起了一股热血,一咬牙响亮地回答了三个字:“好,我干!”
  当时他还是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说一个“干”字,多多少少有些血气方刚的成份。等真的接过手来,他才深深体会到什么叫“当家才知油米贵”。一个烂摊子,一排矮房子,几张破桌子,一枚小戳子,就是当时厂里全部的家当。上任伊始,他就着手上马生产自己的产品,可生产产品与分装产品,是完全不同档次的两码事,从技术设备到员工素质,从生产工艺到安全许可,方方面面都得鸟枪换炮。那阵子他走东窜西,南上北下,辗转于各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找专家、求配方,最终成功买断了一个新配方,可方子买来了,厂里仅有的一点资金也就花光了,他拿着“千金方”还是只能干着急。由于凑不齐资金,项目一拖再拖,一些干部职工渐渐投来不信任的目光,亲朋好友也都善意的劝阻他。就在这时,当时的县人大常委会通知他到苏南考察,他觉得自己忙得快要崩溃了,县人大不关心他这个代表的实际困难,反而要自己参加这些不疼不痒的考察,一时想不通。但后来苏南一圈走下来,看到苏南人大代表大干快上的火热场面,听了苏南人大代表激情创业的经验介绍,他一下子明白了常委会领导再三要求他参加考察的真实用意,也意识到作为一名人大代表,自己不能仅仅局限于把企业做好,而要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从苏南回大丰后,仲汉根就象换了个人似的,为了让项目尽快上马,他东挪西借,变卖家产,筹集了30多万元资金。项目顺利竣工投产,很快生产出一系列过硬的当家产品,辉丰企业由此逐步摆脱了生存危机,走上了稳步发展的快车道。

 

二、奋发图强,乘势而上求发展

 

    首次创业大获成功,一些亲戚朋友劝他见好就收。的确,农化行业是个高危行业,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出现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行业竞争也十分激烈,不少已经具备相当规模的农化企业,正是在众多同行的激烈竞争中萎缩停产,直至倒闭关门。仲汉根一度也曾有过守摊子、甚至退隐江湖过安稳日子的想法,辉丰农化也因此一度徘徊不前。正在他经历着一次次激烈的思想斗争,面临人生决择的关键时刻,2000年起大丰市人大在人大代表中开展了“双带”活动,要求代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后来又增加为“三带一创”活动,号召代表带头招商引资、积极投身全民创业。这一主题活动再次激起他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创业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思路一确定,他决定迅速上马原药合成生产线!可当他把这个想法拿到董事会上讨论时,反对的意见异常激烈:“原药项目投入大,少则上千万,多则上亿,现在企业发展也算可以,没必要冒这么大的风险”,“厂子现在形势这么好,干嘛还操那份闲心?”,“守住现在的摊子,过过稳当日子,比盲目扩大要好!”。而他则坚持认为,机遇和风险是并存的,一味回避风险,必然会被风险所吞没。只有不断进取,才能避免风险;只有抓住机遇,才能够赢得发展。更重要的是辉丰的二次创业,不只是为了赚取利润,更多的是要担承起对社会的一份责任,对群众的一份回报。
  凭着自己的执着,他最终说服了董事会全体成员,上马当时国内还没有的咪鲜胺原药合成线。由于是国内首家,产品开发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自己摸索,那段日子,他和技术人员几乎天天吃住在车间,经过100多个日日夜夜的奋战,终于生产出了合格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成为国家级新产品,同时也打破了德国拜耳公司长达20年的市场垄断地位。后来他又趁势带领企业成功上马了溴苯腈、二噻农等原药生产线,企业综合实力跨越提升,2006年跻身于全国农化行业前20强。

 

三、百尺竿头,再创辉煌报人民

 

  党中央提出实践科学发展观后,盐城、大丰两级人大号召各级人大代表以实际行动创业为民,争当“创业之星”。仲汉根积极响应,他在茫茫的大丰滩涂上征地700亩,实施辉丰公司的第三次创业,通过创业来回报社会,回馈人民。他明确了企业发展的新目标:要把辉丰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咪鲜胺产业基地、最大的溴苯腈产业基地、最大的二噻农产业基地,五年内进入国内农化行业前5强,十年内进入世界农化行业前20强。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近年来仲汉根确保企业每年技改投入的资金都在亿元以上,成功实施了一个又一个技改扩能项目。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国内多数化工企业都在减产、停产甚至倒闭,而辉丰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却首次突破10亿大关,实现利润1.16亿元,上缴税收3000多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0%、100%和180%,并荣获“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先进集体”称号。
  作为一名企业负责人,仲汉根始终立足效益优先的原则,带领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仲汉根时刻牢记自己和企业对社会和公众的责任。一直以来,科技创新始终是他和辉丰企业坚持不懈的第一追求,公司每年用于研发的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都超过3.5%。企业先后承担了12项国家及省火炬计划、星火计划、高科技产业工程项目,先后申报各类专利10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21个,完成产品转化8个,中长期储备13个。目前辉丰公司高新技术产品销售额占企业销售总收入的比重为70%,高新技术产品形成的利润占企业总利润比重更是达到了95%以上。
  辉丰二十年的成长历程,融入了仲汉根二十年来对人大代表责任的生动实践和切身体会,正是在人大代表这个大集体中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才成就了他为群众勇创大业的责任感和自豪感。正是基于人大代表要代表人民这一朴素的认识,他始终把创业为民作为自己最大的社会责任,放在了第一位,辉丰公司自建立以来,已累计上缴税费1.6亿元,2008年企业职工平均工资达到了2.3万元,真正拉动了一方经济,富了一方百姓。正是基于这一认识,辉丰公司在国内率先推行了只有为数不多的世界化工巨头才能实施的环保、安全和职业健康责任关怀体系(EHS)认证,并提出了打造“企业责任竞争力”的全新理念,辉丰推行的环保、安全和职业健康责任关怀理念走在国内化工企业的最前列。
  对代表职责的忠诚坚守,也让仲汉根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和社会的普遍尊重。多年来,各种称号一个接一个地加在他的名字前面。面对这一切,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人大代表,是人民群众将他推上了光荣的巅峰,他立志要代表人民群众的意愿,为人民群众谋利益。2008年世界经济风云变幻莫测,但辉丰农化的对外投资却逆风远航,在东南亚、中东,在非洲、美洲,在俄罗斯、乌克兰,到处都有辉丰的分支机构在筹建、建成和运行,2008年企业出口创汇额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比2007年猛增了120%。
  面对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深化,仲汉根清醒地认识到他将和所有企业家一样,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他将带领辉丰公司积极应对挑战,使企业做得更大,变得更强,走得更远。他向全市人民庄重承诺:无论2009年形势多么严峻、多么艰难,辉丰农化决不会因此裁减一名员工!决不会因此拖欠职工一分工资!决不会因此少缴国家一分税收!他要以实际的行动,无愧于一名人大代表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

 
【 文章作者:王海滨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次数:2739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大丰区人大常委会版权所有 苏ICP备090749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