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5日在区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上
区民政局 孟祥龙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1月14日,区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大会主席团决定,将沈菊兵等11位代表提出的“关于大力推进以居家养老为重点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议案列为1号议案。按照区人大常委会1号议案的交办要求,我们制定工作方案,加大投入力度,强化推进措施,组织跟踪督查,各项工作稳步开展。根据会议安排,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就今年1号议案的办理情况汇报如下,请予审议。
一、推进措施
我区199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全区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16.2万人,占总人口22.33%,高于全国7.43个百分点,80岁以上老年人达到2.15万,百岁以上老人45人。近年来,面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形势,区政府按照“90%居家养老、7%社区养老、3%机构养老”的布局,围绕“六有三能三达标”目标,投资7600万元,对各镇敬老院提档升级,新建床位1264张,改建床位449张;投资9300万元,建设福利院三期工程;积极扶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对新建、改扩建新增床位实行政府补贴,推动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
今年,区政府高度重视1号议案办理工作,将居家养老全覆盖列入2015年为民办实事工程,3月份召开工作推进会,6月份召开业务培训会,8月份召开工作汇报会,快速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
1、坚持高位推动,强化组织领导。盐城市委常委、大丰区委书记倪峰强调,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一天不能等,迅速见成效”,8月18日调研时要求“迅速建立区级居家养老管理中心,集成呼叫服务、医疗签约服务、老年健身娱乐、为老服务组织和志愿者队伍;居家养老工作突出抓好医疗签约服务,实现家庭医生全覆盖”。区长陈平在5月16日检查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时,要求大力发展为老服务组织,满足老年人服务需求。区政府第41次常务会议专题讨论居家养老全覆盖工作方案,明确任务要求。区成立了以常务副区长范大玉同志为组长,各镇区、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范区长多次调硏、会办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研究解决问题,提出工作要求。
2、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今年全区预计投入1200万元,建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4个,服务站33个,实现“12345”居家养老服务信息网络城乡全覆盖。各镇区按照有组织领导、有服务设施、有服务队伍、有规范服务、有呼叫平台、有资金保障的“六有”要求,坚持政府主导,引导社会资源进入,加大投入力度。各镇区承担建设主体责任,民政部门加强工作指导,财政、文明办、人社、卫生、国土、住建等部门按照各自分工,协同推进。
3、积极稳妥推进,狠抓任务落实。按照“先试点后推开,先城镇后农村”的工作思路,大中城区先行先试,积累经验,面上推广。目前,大中城区60岁以上老年人,都可以通过12345居家养老呼叫,实现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紧急救助服务。各镇区充分利用敬老院和村居等现有资源,配套设施,完善功能,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建立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对全区60周岁以上困难群众、重点优抚对象、盐城市级以上劳模中的失独失能老人和9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发放居家养老服务补贴。
4、深入宣传发动,加强督查指导。印发居家养老服务宣传材料5000份,制作居家养老服务联系卡,在公园、广场等人流集中的地方散发。在大丰日报、大丰电视台开设专栏,宣传服务内容、服务方式。通过12345热线,主动向老年人宣传居家养老政策。民政局成立四个工作组,分片包干,十天一督查,在大丰民政简报上持续通报,传递督导压力,倒逼工作落实。
二、进展情况
全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工作在各镇区的共同努力和各部门的协同推进下,1号议案办理进展顺利。
1、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正在建设。全区已建成标准化服务中心3家,普通型农村服务站12家,日间照料室、康复健身室、助餐就餐室、老年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服务设施齐全。大中、西团、小海等3镇服务中心已建成,草堰、大桥、白驹、刘庄、草庙、万盈、港区等7镇(区)服务中心装修结束。新丰镇中心用房年底才可移交。大中、西团、南阳、大桥等4镇完成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三龙镇东红村自筹资金,高标准建设了居家养老服务站和老年人助餐点。
2、老年人信息数据库正在建立。各镇区对60岁以上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健康状况、养老需求等信息进行采集,对政府补贴对象进行摸底调查。全区已完成60%的老年人信息采集工作,为3182名政府补贴对象建立专门档案资料。目前,大中、新丰、小海、南阳等镇信息采集工作进展较快。
3、服务商正在招募筛选。截至目前,全区共有312家服务商加盟居家养老服务,提供餐饮配送、家电维修、生活照料、卫生保洁、医疗康复等服务。其中,30家以上的有大中、白驹、小海、南阳、新丰等5个镇,20家以下的有草堰、大桥、万盈、三龙、港区等5个镇区;刘庄、西团、草庙、开发区正在招募筛选。
4、服务管理团队正在组建。11个镇区已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精心配备工作人员,负责居家养老服务日常管理和运行,草堰镇、开发区、港区人员配备尚未到位。建立居家养老服务、日间照料中心管理制度,与服务对象签订服务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建立公务人员、社区工作者等对象参加的志愿者队伍,开展为老服务活动。
让老年人生活有保障、生存有依靠、生命有尊严,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无论从经济角度,还是从风俗习惯,以及机构养老床位的供给来看,居家养老必然是群众养老的最主要形式。但是,还有少数镇区对居家养老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认为搞养老服务增加镇区财政负担,增加干部工作量,增加工作风险,不肯研究思考,不愿投入人力物力,全覆盖工程推进速度还不够快、标准不够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群众期盼高,服务难度大,任重道远。我们将认真落实人大交办要求,提高思想认识,克服畏难情绪,采取得力举措,将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1、加快建立区级居家养老管理中心。落实倪峰书记和陈平区长的要求,站在更高起点上,整合各种资源,建立集成居家养老呼叫、老年活动、日间照料、养老服务组织培育和医疗签约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居家养老服务管理中心,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的居家养老服务平台。
2、加快居家养老中心(站)建设。按照时间节点要求,倒排工期,10月10日前完成镇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建设,10月15日前完成数据采集和汇总。招募筛选服务商,组织自愿接受服务的老年人与服务商签订协议,确保11月份12345居家养老服务全区试运行。
3、加快培育养老服务社会组织。建立政府购买服务制度,设立公益创投基金,加大对养老服务组织的扶持、培育力度。加快为老服务志愿队伍发展,鼓励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服务,鼓励子女和高龄老人合住,鼓励各类企业和组织承接为老服务项目,在全社会弘扬尊老、敬老风尚。
4、加快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养老服务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不仅要有爱心,而且要有专业技能。我们将按照“专业工作交给专业人士做”的工作思路,引进具有成熟服务经验的第三方社会组织,承接运营居家养老服务和日间照料中心,在为老年人提供12345线上服务的同时,提供走进家门的专业化服务。根据农村老年人居住分散的特点,探索邻里互助,就近、低偿提供服务。目前,大中镇已与居家养老服务提供商上海海阳集团达成合作意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向大中地区老人提供专业化上门服务。
5、加快开展社区居家养老医疗服务。区卫生部门正在落实倪峰书记“医疗签约服务覆盖全区”的要求,组织基层医疗机构,大力推进对全区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医疗签约服务。签约家庭医生,提供家庭病床、上门巡诊、健康查体、出院护理等规范化服务。
以上汇报,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