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市人大代表、西团镇龙窑村党支部书记杨松
西团镇龙窑村党支部书记杨松,是大丰市第11届和第12届人大代表。经过自学,他取得了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专业的大专文凭,从一个普通村民成长为村民小组长、村支部书记、市人大代表。1997年,杨松被中共大丰市委表彰为“抗旱救灾先进个人”;2005年被大丰市人民政府表彰为“合作医疗先进个人”;连续多年被市委、镇党委表彰为“优秀党员”、“先进党务工作者”、“先进个人”。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着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誓言,实践着“为人民服务”的庄严承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不怕落后,就怕不敢争先”——人大代表的恢弘气魄
在龙窑村,人们都称赞杨支书胆大、有魄力。12年前的龙窑村负债累累,杨松当村支书时刚过30岁,村干部报酬都发不出;村部办公室破烂不堪;村民穷,人均收入只有946元;工农业总量小,只有150万元,在全镇属后进行列;民风差,封建迷信抬头,歪风邪气盛行。
上任伊始,在党支部会上,杨松响亮提出了“不等不靠不要,立足自己救自己,一定要打个翻身仗,在全镇争第一”!这一声,着实叫村支部其他成员吃了一惊,“我们村这么落后,怎敢争第一?”杨松说:“不怕落后,就怕不敢争先!不敢想的事情,怎敢做?又怎能实现转变?”
杨松知道,要把愿望变成现实,需要一个团结奋进的班子。他明确了村干部分工,给权给位,各负其责,让每一个村干部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提出“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制定了管理干部的规章制度,改变村组干部疲懒现象。他提出了“抓生产经营从思想出发,抓思想从生产经营入手”的工作方法,全体村干部拧成一股绳,多与群众交朋友,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勤勤恳恳地为群众服务,为全村治穷致富出力卖劲。
“心中要时刻想着群众”——人大代表的行为指南
人大代表代表的是人民利益,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杨松常说:“当干部心中要时刻装着群众,为群众谋福利。”
龙窑村通往镇区的道路原来是一条坑坑洼洼的砖石路,一遇到下雨下雪,寸步难行,严重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也制约了龙窑村的经济发展。杨松同志在镇人代会上,向镇人大提交了议案,得到了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在他的积极督促下,修筑水泥路5.8公里,有效解决了龙窑村以及邻村群众行路难的问题。他在参加“代表之家”活动时,积极向镇人大及人大代表小组汇报本选区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参与讨论、提议,并向镇人大提出议案,使群众的要求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龙窑村中心河三十多年不疏浚,一到夏天,蚊蝇滋生,恶臭难闻。杨松积极向镇人大反映,并提请多位人大代表到实地察看,形成统一意见,写成书面申请材料,提交村委会向镇政府报告,经过各方面努力,终于在今年汛期到来之前,完成了土方达30000多方、总长3000多米的中心河的疏浚。
2003年,江淮大地遭受五十年未遇的洪水袭击,杨松顶风冒雨在抗洪第一线“现场办公”5个昼夜。四组北侧的农垦河圩堤崩决,凶猛的河水直扑下游2000多户农户和500多亩农田,杨松与闻讯赶来的30多个干群一起跳入急流中,经过4个多小时的苦战,堤坝决口堵住了,而此时养虾大户赵主德的虾塘告急,杨松又一头钻入雨夜中一直干到凌晨2点,价值20万元的虾塘保住了,杨松却脸色铁青,累倒在草包上。
“谋求发展是我的天职”——人大代表的雄心壮志
龙窑村的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看惯了眼前的一方土,心里能装多大的天?杨松知道,要想帮助农民走上致富路,必须要冲破小农经济的传统思维。
无工不富。杨松联系实际,采取了“三借”策略,没有项目就借路生财,没有人才就借梯登楼,没有资金就借鸡生蛋。他发动全村村民排亲戚、查朋友、找能人。本村姜老汉的儿子姜福前在上海跑抛丸机销售,有着丰富的经商经验,杨松得知后,三赴上海,登门拜访,请姜福前回家乡办厂,姜福前被杨松振兴家乡经济的执着精神所感动,更为有着这样敬业的父母官而高兴,决定回家乡兴办抛丸机项目。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杨松帮助该企业跑手续、融资金,吃住在工地,很快,龙发除锈设备有限公司在龙窑村建成了,该企业通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已成为西团150家抛丸机企业的龙头,去年实现销售8000万元,上缴国家税金150多万元。在姜福前的带动下,该村已发展了数十家抛丸机生产企业。杨松还积极响应党委、政府的号召,积极投身到招商引资工作中去,在得知本村老板顾海燕欲加快发展,打算进镇中小企业园发展的意向后,杨松做好全方位跟踪“保姆式”服务,很快就在园区建成了“盐城海燕机械有限公司”。此外,他还四上张家港,以诚感人,终于打动了张家港市永丰铸造有限公司来镇中小企业园投资一亿元,新上了制造项目。
杨松同志认识到:一人富不是富,全村富才是富。在他的提议下,2005年龙窑村成立了龙窑村蛋禽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的成立不但使全村农民足不出户就学习到先进的养鸡技术,同时能够打开销售市场、提高经济效益。该专业合作社现有规模已达到年饲养家禽160万羽。仅此一项,该村人平年增收入3000元,连续三年被市政府表彰为全民创业先进村、养鸡专业村。
在杨松带领下,龙窑村2009年实现三产总产值8300多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9266元。村里修建了水泥公路,安装了路灯,成为全镇第一家农民使用沼气村。龙窑村集体经济发展、招商引资、民事调解等各项工作连续12年名列全镇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