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大丰市人大代表、西团镇九一村党总支书记 吴兴华
走进九一村,看到的是清澈的河流、小树成排的河坡、整齐划一的垃圾箱(桶)、雪白的墙面、整洁的村道……提起这些变化,村里的干部群众都会情不自禁地夸起他——市十四届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吴兴华。虽然没有豪言壮语,但十年如一日的默默耕耘,他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九一村的好当家——九一村地势较低,汛期常遭水淹,种植结构单一,农民增收缓慢,村级负债达80多万元。2001年,吴兴华出任村党支部书记。他上任后主要考虑两件事,一是尽快调整种植结构,一是想法设法化解村级债务、增加集体积累。他让村主任具体负责调整种植结构,自己把主要精力放在化解村级债务、增加集体积累上。他积极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现有大中河道河坡绿化全部发包到人,集体有了收入,苗木也得到及时管护。他大力开展土地流转,全村先后流转土地近2000亩,既发展了高效农业,又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出来。他多次找老领导、市级挂钩部门争取资金和项目,把集体的事当成自家的事来做。为了壮大村集体,他积极招商引资,主动与抛丸机老板交朋友,攀亲戚,忙得把家当成旅馆。他曾先后30多次登门,终于打动河南客商赵合军,投资5千万元在镇工业园区兴建了丰起重型机械有限公司。作为九一村的一把手,他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里。基础设施建好了,农村发展就长了翅膀,农民致富就有了希望。任职10多年来,他多方争取资金,建桥涵、排涝站、电灌站、防渗渠、复垦土地,建砂石路、水泥路,现在20吨货车可以在全村绕行一周并在每条农庄通行。为了改善人居环境,他带领村民开展村容村貌大整治行动,翻新条沟、疏浚河道、栽植苗木、建垃圾池、清杂草堆、安装路灯,村子面貌焕然一新。在他的带领下,九一村,这个原先贫穷落后的经济薄弱村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变,村级集体积累达170万元,连续两年在全镇农村工作综合考核中位居第一,先后获“省二星康居村”、“盐城市文明村”等大丰市级以上奖项20多个,村民个个夸吴书记这个家当得好。
村民致富的领头雁——带领群众致富,吴兴华深知喊破嗓子,不如做好样子。九一村远离集镇,农民购买农资等物品路途远,还浪费大量时间,吴兴华瞅准这一机遇,自办农资超市,不仅满足本村村民对质优价廉农资的需求,而且辐射到邻村、邻镇,既方便了群众,自己也一年创收20多万元。在他农资超市的带动下,九一村逐步形成了一个小型农贸市场,从糖烟酒、百货到服装应有尽有,成为周边几个村的农贸交易中心。吴兴华还带领全村村民发展高效农业,投资30多万元发展50多亩的苗木花卉基地,全村共有1000亩高效设施栽培、2000亩优质水稻、1000亩优质稻麦良种繁育、2000亩标准网格化林网以及1000亩精特水养殖六大基地,其规模、标准、效益均在全镇名列前茅,201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就超过了万元。吴兴华不但关注事业的发展,更是热心扶贫帮困,关爱弱势群体。吴存洪的妻子患有肾炎等慢性病,丧失劳动能力,家里负债累累。吴兴华知道后,安排人员帮收帮种,从自家的农资超市给他赊欠农药化肥和种子,为他家脱贫致富想办法,忙前忙后。如今,吴存洪成了年出栏生猪70多头的养猪大户,还建起了楼房。陈奎根22岁的儿子一念之差失了足,吴兴华主动为小陈担保,并承担了帮扶的责任,在小陈幡然醒悟后,又资助小陈创业,现在,小陈已砌了新楼房,买了新轿车。吴兴华还带领村委会一班人与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结对子,正常开展暖心帮扶活动。
认真履职的好代表——当选为人大代表后,吴兴华肩上的担子更重了。2012年3月份当选为人大代表后,吴兴华立即着手准备3月底召开的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议案。虽然只有短短的半个月时间,但他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准备了一份议案、一条建议,准备了关于农村环境整治的联组审议发言材料,还准备了几页纸的百姓心里话带给市领导。他领衔提出的关于“加大推进医疗改革力度,提升社区服务水平”的议案,从目前现状、存在问题、建议解决办法都进行了详细阐述,被评为当年市人大优秀代表议案。他提出的关于“新草线高速桥下破损严重,急需整修、增高”的建议很快得到了落实,解决了多年来大型卡车难通过的难题。在人代会小组讨论期间,他代表百姓说出的心里话,虽然时间较长,陈平市长却听得津津有味,多次夸奖他讲的好。与此同时,他还注重与其他代表的交流,对其他代表提出的议案、建议,认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签名附议。二次人代会期间,他又领衔提出了关于“推进秸秆'双禁'工作的议案”、“关于加大对农村干部队伍的培养和待遇提高的力度”的两条议案,并被带到盐城市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一届人大的任期只有五年,吴兴华说,我一定要好好珍惜这五年,力争把百姓想说的话全部带上去,把上面的政策及时传达给广大百姓,做好政府与人民群众间的桥梁纽带。
责任如山,情深似水,我们相信,在今后的岁月里,吴兴华必将继续履行好一名基层人大代表的职责,引领九一村开创出一片崭新天地。